他坎坷一生,却仍可爱天真 |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他坎坷一生,却仍可爱天真 |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买书当然是当当dangdang.com

今天是季羡林先生的110周年诞辰。大家知道季羡林是文化巨擘,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似乎是一副枯守青灯黄卷、寂然了无生趣的“老僧入定”形象,实则不然。

实际上生活中的季羡林幽默豁达,一派乐天知命、风光月霁,还时常演绎出一些令人捧腹的趣事。

01

生活趣事

著名的清华园日记

还在清华园时的季羡林,喜欢写日记,将学校发生的琐事、对老师和考试的吐槽、文章发表时的骄傲、写不出文章时的烦恼,都一一记下来:

我以为老叶(季老的老师)不上班,他却去了,我没去,不知放了些什么屁。(1932年9月21日)
今天仍然拼命看书,因为明天就要考了。学期的成绩就全仗这两天挣,现在更感到考试无用与无聊。(1933年2月6日)
现在成了打牌时代了。几天来,几乎一天打两场,手腕都打得痛了。(1933年8月7日)
脑袋里乱七八糟地满是作文的题目,但是却一篇也写不出——今天只想作一篇《自咒》。(1933年12月8日)

季老将他的《清华园日记》出版时,编辑曾提出“做适当删减”,季羡林的意见则是:一字不改。

“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日记中记下了他那激情发酵的青春,生活的点点滴滴点缀了一个有血有肉、可爱真实的青年,一个可以平时可以玩笑的青年。后来他虽成为高山仰止的国学大师,能公开当年的青涩,实属可贵。

萌出天际的老大爷

2007年9月,季羡林从医院回到位于北大朗润园十三公寓一楼的寓所。当离家三年多的季先生回家时,家里养的那只波斯猫一眼就认出了阔别的老友,纵身一跳,跃入“老伙计”季羡林的怀中。面对此景,季羡林感动得热泪盈眶,遂对跟随的人说:“谁说猫猫是白眼不认人,应该平反啊。”

其实季老本人,一直都是率性而为的人。他可以认真得像老工匠,也可以天真得像小孩子。他的性格,用流行语来说,就是萌出天际。

有一次,季羡林在莫斯科餐厅喝啤酒,吃冰淇淋。

消息传到好友任继愈先生耳里,他急忙给季羡林打电话,劝他以后千万别再随便吃冰淇淋之类的东西,当心弄坏了肚子。季先生听后风趣地回答:“放心,我是属猪的,吃什么都没问题。”

02

养生趣事

季羡林活了98岁,堪称“老寿星”,他生前时常被人问及养生之道。#p#分页标题#e#

季先生说:“我首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名闻全国。我这个‘三不’主义,容易招致误会,我现在利用这个机会解释一下。我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我个人认为,第三点最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95岁以后,季羡林曾以他一贯的幽默对来访者说:“我的身体还可以,唯一的变化就是头发没有了,真是无法无天。”实际上,季先生的头发并非完全脱尽,只是越来越稀而已。

03

名声趣事

晚年的季羡林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名垂学林,然而盛名之下,斯人亦累。当时季先生社会兼职众多,各种学术头衔多如牛毛,会议应接不暇,访客络绎不绝。

古人称甘草为美草,它能调和百药,中医有“十方九草”之说,这“草”,就是甘草。对于因声名远扬而忙碌不堪,季羡林笑称自己成了中药方里的“甘草”。

季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

“近几年来,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片虚名,套在我的头上,成了一圈光环,给我招惹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麻烦。这个会长、那个主编,这个顾问、那个理事,纷至沓来,究竟有多少这样的纸冠,我自己实在无法弄清,恐怕只有上帝知道了……一遇到什么庆典或什么纪念,我就成了药方中的甘草,万不能缺……校系两级领导,关心我的健康,在我门上贴上谢绝会客的通知。然而知书识字的来访者却熟视无睹,依然想方设法闯进门来。听说北京某大学一位名人,大概遇到了同我一样的待遇,自己在门上大书:某某死了!但是,死了也不行,他们仍然闯进门来,向遗体告别。”

对于人们称他“国学大师”,季先生更是连连请辞,他说:“岂不折煞老身!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

2007年香港著名影星林青霞走进北京三〇一医院病房,拜访季羡林。一起去的朋友问季羡林,知不知道林青霞是谁。季羡林瞧了那位朋友一眼,那神情好像是在说,你们真把我当成老人家啦?当时他就现场幽默了一把,说:“全世界都知道。”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金庸访问北京大学,当被问及喜欢读什么书时,金庸回答:“《牛棚杂忆》。”又问:“您最崇敬的北大教授是谁?”金庸毫不犹豫地答道:“季羡林。”#p#分页标题#e#

季羡林先生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季羡林先生当选感动中国人物时被授予的颁奖词。诚如所言,提到季羡林先生,“善良、豁达、清醒、深刻、悲悯”这便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观季羡林先生的一生,读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我们也能从中获得心安和自在的力量,继而从容地接纳自己、面对人生。


季羡林作品

《心安即是归处》

季羡林写给万千迷茫的青年一代,愿你历尽沧桑,永葆天真模样。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我爱天下一切狗》

本书精选季羡林散文中最深情的42篇文章,“我爱天下一切狗”实际上传达他爱天下一切有情众生。一篇篇触动人心的文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多情且深情的季羡林。季羡林的一生满怀悲悯,无论是对人、对动物,还是对花木,哪怕对待无端的孤独寂寞都注入了无限的深情,他用每一根敏感的神经来爱着这个杂芜的世界。

季羡林生命三书#p#分页标题#e#

《一生自在》+《悲喜自渡》+《凡心所向,素履所往》,季羡林亲笔手书授权本,年轻人一读再读的成长经典。

《天真生活》

季羡林精品散文精选。季羡林一生自在的活法。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黑暗,恰恰因为见过,才知道天真好。 

《人间岁月长》

这是季羡林的散文精选集,也是先生九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一本心灵独白,我们既见众生,也见自己;一个自在的灵魂,分享人生最好的状态——坦荡、清醒、真实。

《季羡林手稿精编》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手稿精编版,全4册。《民国那些先生》主要辑录了季羡林先生与各界名流的交往以及对同时代贤达的评点,展示了那个时代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还有话说》收入了季羡林先生为自己和他人写的序跋类文章,共计37篇;《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季羡林的散文精选集,也是先生九十多年人生总结和思考;《传统文化之美》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散文精选,主要从国粹、名胜古迹、中外文化交流、文人风骨和中国传统道德五个方面谈了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p#分页标题#e#


 -往期精彩文章-
1、7月图书榜出炉,就知道会有这本!2、郎平卸任女排主帅:从最佳球员到金牌教练,传奇永不落幕!3、疫情再起,我们如何赢得这场与新冠的持久战?
8.8囤书节图书每满100减50叠加优惠券每日准点抢
他坎坷一生,却仍可爱天真 |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他坎坷一生,却仍可爱天真 |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赞且在看读好书他坎坷一生,却仍可爱天真 | 季羡林诞辰110周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