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响 Club 聚集了 1000 多位电商、消费、流量、教育操盘手,在社群里,我们产生了诸多关于流量平台变化、关于获客打法、关于电商、教育、消费领域的典经典分享和讨论,我们称之为「群响 · 搏击」。
我们决定不定期推送少量「群响 · 搏击」,供社群外的大家参考、借鉴、阅读。
PS,搏击来自群响 Club 会员分享,群响不保证真实性,也不对效果负责,阅读口语化也是必然的,多多体谅么么哒!
非标品的抖音投放策略
1.对于非标品,无法在淘系做的产品,抖音是最便宜的获客渠道
我们从去年开始投广告,最右、知乎、皮皮、朋友圈等渠道都投过。从CPM的角度上来讲,目前Dou+速推是最便宜的CPM。
微信1000次精准定位的曝光最贵大概需要85元,Dou+大概能做到100元5000-7500次精准定位的曝光(如果内容好,还会有自然曝光量进行反哺),这里面就差了很多倍了,从浏览习惯上来讲,现在很多信息流的广告都隐藏了一个很多人没注意到的细节:
朋友圈广告曝光是停留3s以上算一次,但是朋友圈浏览习惯是刷完一遍又一遍,同一个人一天最多可以算8次曝光!因此很多曝光是无效曝光,我们之前投,平均每人每天要看3遍。
这个是用户浏览性质决定的,很多其他平台的信息流也是这样的。
唯独抖音不是,因为抖音用户只会下滑再下滑,重新打开APP后完全是不一样的内容呈现,所以不会有重复曝光的问题。
Dou+瞄准的完全是一人单次曝光,所以当本身CPM的价格差5-6倍的情况下,再加权这个行为,大概能差到15-20倍。
2.形成交易的闭环越短越好
不要选择交易闭环极长的路径。你想从抖音往站外导流,即使用上了私信的方式,折损率也在90%-95%,这是我们实际测算的。
这些折损完全没有必要,即使通过后续手段筛选出高净值用户,但前面90%-95%折损不必要。基于这个逻辑,如果抖音可以在体系内进行闭环交易,这里的90%-95%的折损就能避免,带来10-20倍的收益。
抖音形成闭环的先决条件是小程序,还需要成功地塑造品牌 IP,并进行完美的内容输出,这些都缺一不可。
交易逻辑是:通过内容打造品牌IP形象,再通过小程序提供完善的服务和支付接口。
所以抖音小程序,至关重要。原本这件事情通过蓝V的橱窗也能做(Html5),但是操作体验太差了,用户是不信任在一个网页上交钱的,因为在内置浏览器上用户连网址都记不住,交易没有安全感。所以小程序是形成闭环的先决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part。
3. 内容是最好的营销方式
我们之前一直采取的是投硬广的模式,有做过快闪视频,有过剧情类视频,然后配合精美设计的落地页。但实际效果差强人意,因为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大家其实对于广告这个事情是很反感的。
哪怕你的模式、产品再好,人对于广告天生就是抵触的。所以说投硬广,非常难建立信任感。
但是内容不一样,提供有价值的免费内容,可以完成:内容—建立信任—转化的交易链条。
——来自群响会员锦衣盒CEO王宜林的分享
头条小程序的八卦
1. 头条系小程序已经开启公开申请,小程序团队需要 Show Case,带着和电商交易相关的解决方案,可以去和抖音电商团队谈;
2. 一开始头条小程序就是为了支持一下生态内更 Native 的体验,头条小程序团队统筹头条、西瓜、抖音、火山等,要把所有端口都打通;
3. 京东目前合作最积极,618 期间京东在头条小程序拿到了绝对大于他们预期的 GMV 和 DAU ,相应的下单量超高。核心原因是提供了在抖音上直接进行闭合型交易的能力,这还是没有全量上 POP 的水平,所以京东很激动;
4. 头条只提供工具,不提供玩法的指导。因为头条系的推荐逻辑和裂变逻辑是天然悖论的,所以也不存在裂变的可能性;
5. 头条欢迎大家在头条小程序上做内容付费以及其它长视频内容,西瓜视频内部在抖音 App 上已经开始做了;
6. 头条欢迎大家在小程序内形成交易闭环,这是主要增益;
7. 支付上也可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后期会推出自己的收银台。但最大的支付方式肯定也只能是微信、支付宝;
8.交易的闭环支付是怎么实现的?京东这边是识别手机号,类似微信授权使用京东账号,与抖音的账号进行重合识别,实现闭环支付,而非通过 H5 再登录;
9.小程序的战略目的之一就是不要让头条流量外泄;
总的来说,感觉是一波小的闭环流量的机会,特别是之前在头条系投放做电商、教育类的选手,这下 leads 的获取和交易可以在头条系内部实现了。头条小程序也进一步起到了防止用户流出的作用;
——来自群响创始人刘思毅的分享
头条信息流广告的机器逻辑和坑
我们之前的鲁班系统投放经历是:当天下午4~6点时发现毛利率开始下降,我们决定将广告出价降低一半,发现还是在陆续出单,但毛利率有所回升。
但好景不长,第二天曝光率有所下降,每天仍然有出单,尤其是在后面的时候曝光更少,转化很少。刷抖音广告发现了竞争对手,后面即使是调高出价也于事无补。
主要原因是鲁班系统是智能的,出价会影响整个的人群画像范围。我们的降低出价操作对于鲁班系统而言,就像是用火柴堆了一座山,突然从中间抽出一根火柴,整个系统就被打乱了。
鲁班广告属于信息流广告,它与搜索引擎竞价广告有着极大的区别。从媒体端看,信息流广告竞价管理的特性是“机器参与的多,人参与的少”,而搜索排名竞价则是“人参与的多,机器参与的少。”所以信息流广告的竞价相当程度是在与“机器”博弈。
本质上,信息流广告是封闭的 RTB 体系,而不是按照关键词排名的体系,这就注定了它要顺应机器的算法、满足机器的优化。而不仅仅只是考虑与其他投放者的价格竞争。
尽管价格竞争仍然重要,但方式和操作都与搜索引擎的优化思想非常不同,信息流的优化操作不仅不能频繁,反而需要特别谨慎。为了“给机器时间和机会”,通常有如下一些常用的策略:
一旦上了一个广告,不要在短时间内随意调整。尤其是对于已经有流量的广告,如果要调整,不如上一个新的计划跟它并列跑;
出价比系统建议的出价要高;
一旦确定了出价,不要随便改动(而搜索则需要根据排名情况,不断调整出价);
投放初期,不要做太细致的人群定向;
就算你的预算有限,也也建议在系统的预算设定上多增加一些,甚至最好放到“不限制投放金额”的程度。等钱花到你认为合适的程度,再进行手动关闭;
这些方法都是信息流常用的优化方法,它们都共同反映了一个特征—这些都是针对机器进行优化。
比如,一旦一个广告有了流量,你肯定会觉得当时设定的出价高了,需要调低一点。但是机器不会这么理解,它会认为之前学习的结果(策略)是错误的,或者它又不得不按照新的出价重新进行优化。这二者都可能让你本来好好的流量突然就降下来。
如果一个搜索引擎优化的老手还是按照过去的老方法,根据价格来调价格,那么信息流广告就会很难起量—很多人总抱怨自己的信息流广告投放有钱都花不出去,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头条的广告系统是智能的,系统会经历探索期、小面积人群投放期、放大投放期、精准投放期(人群精准度极高)的过程。因此爆品的周期大致可以持续45天,订单大爆发7天左右,然后会有30多天的订单稳定期。当然精准投放期的转化是相对高的,这时的 ROI 也是处于稳定状态。
——来自群响某会员的搬运,太过经典犀利,不得不分享,感恩原创者,侵删!
社交电商三大模式
社交电商大约有三大类模式:
流量型,它遵循的逻辑是当商品价格无限低,那么流量趋近于无穷大。流量低买高卖,它需求的能力是把住流量迁移的脉搏,低价获得流量,依托阿里妈妈进行流量的商品变现,再从阿里妈妈计算 CPS ,比如省钱快报;
微商型,它遵循毛利无限高,人头无限多的逻辑。要支撑一个越叠越多的分销体系,一定需要商品具有足够毛利,模式天然限制了sku的数量,注定了这类模式的topline;
供应链型,它遵循毛利趋近于零,LTV无限大,这是最回归消费的模式,也是最健康、潜在的可以做无限大的模式;
——来自群响的朋友棕榈资本,李哲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