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到蓝天,我们会问:妈妈,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觉得天是蓝色因为它本身就是蓝色,没有什么值得关注。
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失去了好奇心,我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
马上快到圣诞节了,到了几乎所有外贸人客户的节日。
可能一个月前你就开始想着怎么给客户送礼物,怎么能够给他一个好的印象,明年好继续合作。
但是很多身边的合作伙伴,你却缺少了关注和感激。
比如说,你的供应商。
维护好自己的供应商比开发客户还要重要,米课圈的 @印度小王子 写过一篇关于 SOHO 如何选择供应商的文章。
他在里面强调:“对于 SOHO 来讲,其实供应商比客户更加重要,而且合适优质的供应商也是稀缺资源,我相信每个 SOHO 都多多少少在供应商这里踩过坑,包括我自己在内。”
我们往往都忽略了这么一个合作伙伴,习以为常的存在,以至于忘记了,在一定程度上。
你们,也是合作伙伴!
圈友 @IVEN 这个月就给他的每一位供应商朋友,发去一封邮件。
一个人经历的越多,就越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一声问候,也许你会收获更多。
//
自从有了米课圈,压力和动力开始相互存活下来。
即便没有亿哥,亿姐,大帝等等等这些大咖对外贸各领域深度的剖析,但是在前辈们的影响下,也要学着慢慢输出。输出的过程又是一次自我的总结。
在米课圈要时刻保持空杯心态,因为比你年轻比你优秀的人太多,而且比你还努力,还拼命。
每天看几篇米课圈的文章,总会碰撞出火花。
01
“要避免自己沦为中介公司和翻译的命运”
对于“供应商'”,向来我都是觉得他们应该对我们(国内贸易公司)客气,重视,不管如何我们也是“客户”,即便我们和你们在一个国度。
可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当你找供应商报价时:
1)询价发过去,迟迟没有回复;
2)询价发过去,对方回复:在忙,稍后回复;
3)询价发过去,临近下班时间,对方回复:明天报给你行吗?
4)询价发过去,恰巧赶周末,对方回复:周一吧;
肯定还有我没遇到过的情况,总之就是感觉没有把我当成“客户”那样去以礼相待。
前些日在米课圈看到一句话:要避免自己沦为中介公司和翻译的命运,一定要抓紧建立自己能把控的供应链体系。
读完就开始思考,自己的供应链能不能扛住愈演愈烈的价格竞争,思考的结果就是:没把握。
和供应商的沟通以往都是有了询价就找,没有询价基本没有主动联系过,探讨一下市场或者相互了解私人生活等。
这几天我陆续给合作和未合作的供应商发了一封邮件。
大致内容就是:感谢 2018 年支持,同时每封邮件都列明了 2018 年一共合作的次数,一共询价的次数,同时表明了 2019 年想继续合作的意愿等。
可从供应商那得到的回复反而让我更忧虑。
A 供应商:希望来年继续合作,我以后一定报最低价格给您。
总结 A 那就是说:今天之前报的价格可能不是最低价。
B 供应商:“其实,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报价给客户的,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我建议你适当的调整利润空间;
中东市场对价格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尽量不要加太多利润,但中东的订单都比较大,尽量是薄利多销”。
总结 B 那就是说:其实能自己做出口的工厂,也是愿意帮外贸公司去分析市场,给出价格建议的。
只是以前我感觉他们不太会乐意这样做,毕竟我们也算是他们竞争对手。
C 供应商:稍等 现在有点忙。
稍后回复到:我们细节做的不好,做好几年了 我都没给客户发过这种邮件
总结 C 那就是说:其实他也没有深度开发我这个客户。
当然还有供应商收到邮件无动于衷的,很正常。
其实这些都不能怪供应商,错在于我们没有主动去沟通,没有给供应商营造我们也是客户的氛围,没有充分相互了解,总之就是没有把供应商在你与客人谈判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时刻提醒着自己:谈谈不要钱,谈谈不要命。
02
“【供应商维护】进阶版”
1.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客户去和供应商谈判。
以前的我似乎有点不敢得罪供应商,生怕对方不提供价格。
现在我认为这真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没有找准角色的定位,导致谈判无形中处于了劣势。
2.让供应商把你当成真正的客户主动提供极致服务;
现在合作的供应商很少会有主动跟进的,哪怕有也是偶尔一次追问上次询价的反馈。
很少会像我们跟进国外客户那样去跟进去维护:
每周或每月跟进一次邮件或者电话问候;
或者还会花费大量精力准备mailgroup或PPT;
国际节日定时有祝贺或礼物等等吧.
3.不要在没有依据时去猜疑客人,同时也不要轻易猜疑供应商。
很多时候我们会猜疑客人要样品的意图,要询价的目的,但是不能凭借这些就放弃客户。
同样对供应商也要相互信任,根据实际情况和供应商探讨客户询价借用供应商多年对产品,对市场的了解,多少会给你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供应商维护”进阶版,可能对大咖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思维的觉悟。
分享出来,是对自己年底总结,也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点帮助。
你努力了,但是更优秀的人拼命了。
//
"细节决定成败"是一句俗语,也是一种哲理哲思。
细节能决定事件的走向。对于不清楚,不了解的事物不要轻易下定论,不要让机遇悄悄溜走。
也许一个决定,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恰恰决定了你的成败。
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丢失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国王;伤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现在的你,会不会有新的想法了呢?年底了,新年第一封邮件或许你可以从这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