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劣势有哪些(分析Costco的商业模式)

其实有点意外,人人都在谈Costco的时候,这篇谈不上观点多深刻的文章,居然在多个平台成为10W+。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家普遍对现有的零售服务不满,尤其是所谓“新零售”,吊起消费者的期待,又重重摔在了地上。而本文“打脸新零售”的观点,为这种不满找到了出口。我们的观点也许不是绝对客观,但用户为什么普遍有这么强烈的不满?这是值得从业者深思的。而且,这不满中可能还有巨大的机会。现在的热门新闻都讲究反转,果然,今天Costco排队退卡的新闻就上了头条。有人觉得这是打脸Costco,但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开业期间,那些哄抢特价茅台的人中,显然有相当部分是靠转卖获利的黄牛,他们破坏卖场秩序,严重影响正常顾客购物体验,应该热烈欢迎他们退卡。不再人声鼎沸,不再需要三小时排队入场的Costco才能真正迎来他们的目标客户——中产家庭。对此,我们会员群友的评论更经典:可以把黄牛疯抢的事件当成一次“快闪”。

新零售的劣势有哪些(分析Costco的商业模式)

PS,这篇文章昨天首发在今日头条、网易搜狐等媒体平台,谁知就被抄号党揪住时间差,一字不差地抄袭抢发在了微信平台上,而且还抢标了原创!

昨天我们的小编从后台链接选文群发时,也没有注意到弹框,推送出来竟被默认成转发抄号党的文章。

于是我们昨天紧急删除了推送,并向公众号平台投诉,今天上午投诉通过,我们又拿回了原创,决定今天重新发送。

特此解释,并向读者致歉。以下是正文,欢迎探讨指正。

这几天的零售圈,有点“开谈不聊Costco,聊尽商业模式也枉然”的意思。

Costco在上海的首店火爆开业,叫好者有之,不看好的也并非少数。争来争去,你会发现其实背后是零售的两大路线之争:推崇Costco的可称为“性价比”党,比如小米、名创优品,创始人都公开表示受Costco启发,以Costco为偶像。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亲自下场,以粉丝心态写下的《致敬Costco》轻松收获十万加,证明这一路线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看好Costco的有很多具体的分析,比如中国人已经习惯了电商、快递的便捷,并不适应这样每周一次的开车采购方式,现在的热潮不过是新鲜劲,难以持续……但仔细观察说这些话的人,就会发现,他们往往是零售圈的另一股势力——场景体验至上的“新零售”党。

让顾客重回门店,谁有更好的方案?

其实无论是“性价比”,还是“新零售”,本质都是对传统零售的差异化竞争。有传统大卖场作对比,Costco的精选SKU、极致价格才有意义,所谓新零售的场景式陈列、更好购物体验才能被感知。这两条路线之间的争议,是因为关系零售人普遍面临且十分紧迫的问题:到底怎么才能让流失的顾客,重回门店?(这背后还有话语权、主导权的争夺)先看看“性价比”和“新零售”各自给出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Costco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用有竞争力的商品,把人吸引过来,成为付费会员。会员越多,单品销量越大,上游采购的谈判能力增强,又能进一步压低价格,形成良性循环。

新零售的劣势有哪些(分析Costco的商业模式)

图片来自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这个模式看上去不复杂,却几乎无法复制。在你还没有忠诚会员,没有销量保证的时候,用什么去采购谈判?简单用补贴做低价,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一旦停止补贴,用户薅完羊毛也拍拍屁股走人了。做会员制零售,有点像在互联网领域里做社区、社交,“极致性价比”的信誉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出来的,尤其在商誉水平普遍不高的中国,消费者经历了太多造一波行情就跑路的商家,也多得是不收会费还底价甩货破坏价格体系的商家,这些都让模仿Costco的门槛变得异常的高。即使市面上有无数研究文章,让Costco成为全世界被剖析得最彻底的卖场,但四十多年来,依然没人能再造一个可与其比肩的零售品牌。即使是有强大供应链优势的沃尔玛,它的山姆会员店也是画皮画虎难画骨。

装修真升级,产品伪升级

再看新零售的解决方案,新零售的逻辑说起来很玄妙,要重构人货场,用更好的购物体验吸引顾客。

但具体怎么重构谁都说不明白,于是大家都把力气放在了后半句上,把“吸引”偷换成“吸睛”,只要做出点噱头,不管买不买,总归有人来看热闹嘛。于是在实践中,“新零售”变成了特别好上手的“套餐”。具体可以概括成:装修改造,陈列密度降低,把网红商品拿到线下来卖,增加扫码购、送货到家服务。一个标准的新零售超市就诞生了。第一个这么做的盒马,确实收获了很多看热闹的人,当时很多业内人探过店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从零售的角度看,成本根本支撑不住。最近,盒马已经悄然做出改变,包括限制每天一单免费配送,第二单就要收运费。当初“干掉周围三公里范围内便利店”的豪言壮语显然已成笑谈。

新零售的劣势有哪些(分析Costco的商业模式)

很多新零售为了改变而改变的思路,也常闹出外行的笑话。比如,有面包店为了追求极简高逼格陈列,直接把成品面包敞开放在空气中,供顾客选购——已经连基本的卫生要求都不顾了,这得是多外行的人干出的事。随着上述“新零售套餐”的泛滥,更多商家甚至连看热闹的人都无法吸引到了。他们似乎忘记了,传统卖场让人乏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同质化,同样的产品,同样的陈列,同样猫腻多的价格。而跟风改造的“新零售”,对顾客来说,无非是之前进门都摆着X牌洗衣粉,现在进门都摆着蓝色百X可乐,卖场装修改造的成本都被摊进了水果蔬菜肉蛋这样的日常产品中,换个包装,价格贵一大截,能感知到的品质,却几乎没有差别。装修真升级,产品呢,只有伪升级。稍加时间的检验,就被雨打风吹去。

零售核心价值的倒退

改造场景体验有没有价值呢?当然是有的。但是大部分“新零售”环境升了级(虽然同质化的升级价值也有限),产品伪升级,改造成本还要摊进商品价格里,让顾客买单。其强盗逻辑,跟传统卖场收入场费有什么差别?都是成本转嫁,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的新零售,在零售的核心价值上也是倒退的。零售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因为更靠近顾客,零售商能更好的服务顾客,把厂商的新产品推荐给顾客。传统的渠道理论是,虽然电视上天天做广告的是A品牌,但走进卖场,B品牌的铺面更大促销员更多,就能在终端拦截销量。中国第一批成功的品牌,几乎都是渠道品牌。现在谁对顾客有更强的影响力?我们常听说XX产品因为某个大V推荐火了,因为某条推文火了,你有没有印象有什么新品牌、新产品是新零售渠道做出来的?

很多所谓新零售卖场甚至要靠在店里摆满网红产品为自己引流,流量引进来之后,再琢磨着怎么多卖利润商品,把流量变现而已。靠近顾客,了解顾客,服务顾客的零售基本功,都被人货场忽悠忘了。

原本,“新零售”虽未见成,但容易走的路似乎也就这一条,大家也都把希望寄托在上面。Costco的落地打破了这种幻想。

新零售的劣势有哪些(分析Costco的商业模式)

很多人的崩溃感,就像一个厨艺不精的人,被推送洗脑说,要想做好菜先要买齐一套装备,装备买回家之后,正等着锅里的饭菜自动变好吃,突然听说隔壁阿姨只用一个旧饭煲就能做出一桌大餐,自己家的人都闻着香味跑去尝了。

自己这盘看起来很美,味道却一言难尽的菜,还有谁来吃?

(0)

相关推荐

  • 二类电商怎么选品(选品常踩的“坑”+实操方法解析)

    大家都知道,二类电商选品是第一步,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对于二类电商来说,与其说是选品,不如说是选好方向。 所以,基本上选品正确,后面就等着收钱。这是二类电商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关键…

    2022年3月31日 营销
  • 一张图看懂阿里为什么95亿美金收购饿了么

    т 加入调戏电商最新锐、最干货的会员社群 一起来聊聊新鲜事儿 赚钱只是顺便的事 购买会员是对优质内容的认可与支持! 赞赏 戏哥推荐:(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阿里还没完成收购饿了么,盒…

    2021年11月22日 营销
  • 阿里巴巴收购土耳其时尚电商Trendyol部分股权

    “ 《电商在线》7月3日获悉,阿里巴巴将收购土耳其时尚电商Trendyol部分股权。 ” 文 | 在线哥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Michael Evans表示,土耳其的数字经济发展无论是…

    2021年12月8日 营销
  • 手把手教你淘宝开店,月入20000元

    最近有人问我,补单我们做的是搜索,如果做淘客,应该怎么做? 很简单,在大淘客找淘客,跑淘客单就行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淘客会告诉你。 其实我觉得做淘宝的精髓就在于:换位思考。 从客户角…

    2021年12月6日
  • 马云&莫利奖学金首批学生访杭州

    “这就是马云遇见莫利一家的地方?”“简直太棒了,城市很干净,科技发展也让人惊讶!” 6月24日下午,同马云认识澳大利亚人肯·莫利时一样,杭州西湖边,同样是荷花盛开的季节。27名来自…

    2021年12月8日 营销
  • 这个奇葩游戏火了,“花光马云的钱”到底有多难?

    т 调皮电商 电商零售·营销·产业互联 关注 文/调皮电商 木芯 前几天,国外有个叫“花光比尔盖茨的钱”的游戏在社交网络走红。 说是游戏,其实就是个简单的页面购物车:给定比尔盖茨的…

    2021年11月22日 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