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品铺子这个新的logo一放出来,画风大变,大家都怀疑是不是个盗版企业了 。
"
▼
“小样,换个马甲儿我就不认识你啦?”本山大叔在春晚演绎的桥段现已成为了经典语句。其实“换马甲”这事儿在品牌圈同样存在,运用简约的LOGO,一个超级符号,提炼名字的首个字作为图形,高辨识度,国际化趋势,迎合消费者,品牌换标思量的维度之多,绝不是换个LOGO这么简单。
8月27日,40多家分别从北京、南京、杭州、武汉、广州等地飞过来的媒体乘着大巴车抵达成都IFS参加良品铺子12周年品牌升级发布会。
三楼以下环绕着各类国际奢侈品牌,三楼门口停着一辆价值千万的跑车。发布会还有T台走秀,各国美女手提良品铺子大秀美腿,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场时尚秀。我穿着T恤牛仔裤经过门口,还在担心会被保安以衣冠不整的名义拦下。
“大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品牌升级发布会吗?”良品铺子董事长杨红春走进专访室,语气真诚,却又像在开玩笑。
从2006年到2018年,良品铺子总共有6次品牌升级。前5次都是小修小补。第6次升级,杨红春还一度担心,“这个新的logo一放出来,画风大变,大家都怀疑是不是个盗版企业” 。”
1
良品铺子12周年品牌升级,最明显的变化是logo。卖货的妹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少一条竖边的“良”字。
红底白字,简洁圆滑,辅色藏青与红色相撞,对勾元素寓意“百里挑一”的良心好货。
这次良品铺子的VI设计,由朗涛和奥美共同打造。星巴克、肯德基、苹果、索尼、戴尔······世界上能叫得出名字的国际大品牌,大部分标识都出自朗涛之手,良品铺子这次“换马甲”无疑斥了巨资。
通过更换标志来完善品牌形象,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进一步追求卓越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品牌标志是企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换标也意味着放弃长久积累的无形资产从头做起,操作不当可能会破坏顾客对品牌已有的认可和记忆,费用代价也相当大。
可即便如此,大量企业依然对此趋之若鹜。让人不禁联想到2003的“换标潮”。世界品牌可口可乐、和路雪、联合利华等相继更换标志,国内大品牌联想、华旗、夏新、奥康等,也都“改头换面”。
2003年也因此被称为“企业换标年”。
联想当初的那次换标并不洒脱,“legend”已被全球数十家公司在区域市场抢注是其远行的尴尬,而换标所面临的400亿元人民币的损失,也是当年联想必须面对的纠结,最终硬是从沿用20年的“Legend”完成了到“Lenovo”的惊险跳跃。
联想2003年面临的困局,代表了以制造业为先锋的中国企业迈入国际市场的共同困惑。
当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第一次参与“全球大战”,大多是从换标开始的,联想换标、夏新更名、TCL与明基启用新VI,而此后3年间不断参与换标浪潮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们,更是如此。
七年之痒过去,2010年,伊利、李宁、农夫山泉迫不及待地发布了新的品牌标识,掀起了第二次的换标潮,品牌试图以最直接的方式,触达消费者内心,与消费者同频共振。
换标的背后,隐藏着企业面临的困局。如同2003年,中国制造业代表们面临走出中国走向国际;到了2010年,在同质化的一众商品海洋中,所有品牌都在为相同的消费者兜里的人民币而战。2003年,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想要走得更远;2010年,以快消、服饰为代表的企业想要走得离消费者更近。
而2018年的休闲零食市场,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品牌质感不强,净利润不高。良品铺子需要改变,改变从“标”开始。
2
8年之后,良品铺子同时面临了国际化和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
有一个事实可以从侧面说明休闲零食类目快速增长现实,在天猫,零食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这几年增幅已超过服装,销售额占比站位也在前五。
零食市场竞争激烈,但各大休闲零食品牌的净利润均不高。
从良品铺子公布的财报显示,2015~2017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1.1亿元、42.3亿元和53.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2.7%、32.7%、29.4%,同期的净利润率仅为1.5%、2.4%、2.2%。
另一方面,在外卖和电商的冲击下,街边零食铺日益寥落的现状似乎无可挽回。
2016年9月,来伊份如愿拿到盼望已久的首发批文。随之被曝出来,已持续关闭直营门店,2012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就减少了447家直营门店。直营店减少的地区多集中在来伊份此前曾积极拓展的安徽、北京、湖北等地。
重新寻找发展机会是良品铺子需要解决的难题,否则拥有的2000多家门店良品铺子,线下的优势不知何时就会变成劣势。
无论是新零售或是由街边小店转而进驻到shopping mall、高铁及机场等高档场所,都是良品铺子近些年来肉眼可见的发展。
2012年良品铺子全力以赴决定投入线上电商发展,两年后又从单纯做线下门店转型尝试线上“互联网+”,但碎片化的渠道和系统,明显拖累了杨红春试水互联网的初衷。为了改变现状,2014年12月,良品铺子与IBM达成战略合作。
3月29日,天猫大快消事业部在新零售战略沟通会上,给良品铺子颁发了“新零售战略合作先锋”的签约牌。
业内将良品铺子誉为“新零售先锋”,知名互联网分析师钱皓曾解读,从新零售定义角度审视休闲零食市场的竞争格局,良品铺子是唯一已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的品牌。
从今年上半年起,有150多家良品铺子进入了购物中心。
在进军国际市场方面,良品铺子也通过海外对接及天猫出海等形式,进入了20多个国家。
无论是出口国际还是进驻消费者聚集的“高端”场所,都向良品铺子的品牌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良品铺子品牌中心总监段文告诉「电商在线」,“IFS负一楼就有一家良品铺子,这样的店对形象设计,购物体验,消费者认知都不一样。现在购物中心当中的店变化非常快,有很多网红店被拉进来,又很快被淘汰,很多店都遇到了品牌升级的问题。”
3
对于零食巨头来说,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差异化。
4月9 日与17日,互联网食品品牌三只松鼠打造同名 3D 动画《三只松鼠》正式登录电视频道及网络平台。
对于爱看动画片的孩子而言,《三只松鼠》的势必能够提升他们对品牌的好感度,从而影响其父母们的购买决策。
零食从娃娃抓起,三只松鼠想要的消费者,似乎倾向年龄更小的群体。
从三只松鼠的消费者培养来看,有近75%是80、90后的年轻人,其中90后更是占据55%。而如今,大部分90 后正有了担任父母的初体验。
而在良品铺子,想收割的或许是另外一拨消费者。杨红春表示,“VI的升级更重要的是经营的层级发生的变化,就是要选择用户,坚守价值观,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企业的一切资源和行为切割聚焦重构。”
在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前,以采集为生。而在农业社会之后,人们在一天时间里只能食用特定的一些食物。
80年代,零食还是孩子的专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零食以取悦孩子为主要目的。一方面为了吸引儿童,一方面借鉴日本零食品牌的发展经验,扁平幼稚的零食品牌形象保留至今。而良品铺子此次升级显然不打算重走这条路。
相比于三只松鼠已经检验的IP化萌系发展路径来看,良品铺子这一次品牌升级可能是一次惊险的尝试。至于哪一个品牌能够在未来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就等消费者用脚投票了。
良品铺子6月底提交IPO资料等待审核,同在其列的还有屡败屡战的三只松鼠,零食巨头们登录资本市场势在必行,而良品铺子在上市前夜巨资换标,是否早已胸有成竹?
撰文/何寒秀
编辑/斯问
▼推荐阅读▼
▲穿衣性感暴露、颜值高于80分严禁搭乘顺风车?
▲七夕经济“残酷”物语
▲骗子当道,傻子太多| 币圈媒体大清洗
长按二维码加入读者群
点赞/转发都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