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我们都在焦虑:机会在哪儿?有一个毫无疑问的答案是:
未来几年,东南亚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数据即可证明:目前东南亚有近7亿人口,是世界上增长最快市场之一。
既然增长很快,那企业就用跨境的方式做销售,就作为一个新渠道拓展不就行了?
答案是:不行。
拿一个常规问题来说,国内的公司直接卖给国外有时候根本行不通,比如:内衣,国内人喜欢纯棉,但直接卖给东南亚的人就是效果很差。因为那里的天气比较湿润,纯棉不透气,穿在身上湿哒哒,聚酯纤维和尼龙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进入东南亚市场,确实没那么简单。那么:
进入东南亚市场都要做哪些准备?东南亚市场有什么大机会?如何通过LAZADA在东南亚市场卖好产品?
谷仓创业学院请到了在东南亚市场的深耕者、云雀创始人、LAZADA生态服务商战略合作伙伴赵彬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如何进入近7亿人口的东南亚大市场?
以下为精华内容摘录:
01东南亚是大机会但如何成为你的大机会
为什么大家都在说东南亚的机会很大,首先一个原因是:新“海上丝绸之路”,目前合作的主体将是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今后还可能延伸至印度洋、中东、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国家。
另外一个原因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和新加坡等东南亚最大经济体,拥有约5.7亿人口,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同时,东南亚6国网民数量已接近4亿人,而且东南亚网民年龄段分布也更加偏向年轻化。
不仅互联网渗透率突出, 东南亚电子商务发展速度也很惊人。2015年,约有4900万人在线购买商品,2019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了两倍,达到1.5亿。
2019年,东南亚互联网经济在在线旅行,电子商务,在线媒体和出行的GMV超过1000亿美元,2015-2019 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3%(CAGR);
东南亚互联网经济有望在2025年达到3000亿美元;
2019年,所有互联网经济继续以健康的速度增长,但是电子商务和Ride Hailing表现出色,远超预期;
2019年互联网经济的GMV占东南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7%,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8%;
互联网经济在东南亚蓬勃发展,印尼和越南发展更快,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3%。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能了解到:我们都想布局东南亚市场,但在去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空间有多大,天花板有多高,才能明白我们布局的意义。
目前在东南亚最主要的电商平台为以下六家:
这六家公司里面,阿里投资了两家,腾讯投资一家,京东也有布局。
而我们判断今明两年是非常好的进入时机,但到底以什么样的切入点进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
核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东南亚地方政策及法规,包括公司注册成本问题、税务问题等;2、东南亚市场进入成本,就拿最简单的一个本地化招聘也是需要时间的。一般国内公司会用跨境的方式,但这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3、东南亚本地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渠道资源、靠谱的媒体资源,甚至一个简单的系统都会成为当地的麻烦。
会有一些国内企业来找当地的经销商,直接把产品卖给他,但这个方式会比较单一,因为毕竟它能影响到的人毕竟有限,我们需要以组合方式来配置资源。
那么如何找到最佳方式,进行东南亚出海探索?
02以云雀为例探索东南亚出海最佳方式
这里的核心是选品,以云雀为例,有两套供大家选择的供应链出海服务。有本地团队,帮助你选品,同时在零售环节做精细化运营。
第一种为跨境模式。
即有CB国内分拣中心作为中转仓,国外销售订单信息会同步给国内分拣中心,即为WMS,进而进行对应的货运清关、境外中转、TMS,再到销售者手中。
各位商家要做的就是,配合来做选品,同时把一部分安全库存放进CB国内分拣中心。
当用跨境的方式把部分产品跑通之后,验证某些产品策略是对的之后,有些产品可以在当地形成爆款之后,开始尝试把货放到当地仓,直接开始本地模式。
而第二种方式,即为本地模式。
在选品之后,直接通过ERP系统进行后台上传,与上一种跨境稍有不同的是:货会跟着一起进入了海外,这个时候消费者产生的订单,直接同步给当地海外的仓库,再同步给快递公司。
在本地这种模式中,商家最重要的,依然是选品和备货。
如何做品牌推广,下面这些曝光平台依然是不可忽视。
为什么这些曝光平台很重要,要知道中国是电商在前,社交在后。而在东南亚,是社交在前,电商在后,社交非常发达,不只是年轻人,甚至老年人很多都沉浸在Facebook、YouTube中,所以要想在这里有比较好的品牌效果,在这些社交媒体上投广告、生产内容就显得重中之重。
上面为出海的模式及一些要争取的资源。
与此同时,赵彬老师还就云雀的需求,具体给出海的大家说了些tips,值得每一个想做出海的同学借鉴:
比如选择出海的商品,一定是在国内有电商在做,无论是拼多多还是天天特卖等,因为你只有做了电商,才会有成套的电商素材,这样就不会从零开始,服务商也能快速地做翻译即可,然后解决上架问题。
在那边的平台,一般肯定会有不定时大的活动,无论是节日活动还是直播等,所以这个是对库存是有要求的,跨境生意出现了短缺货,就会比较难处理。
关于出海,本地化团队的重要性,我们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因为如果没有本地化团队的话,基本会面临如下问题:没有办法和本地化的渠道做沟通进而获取资源,没有办法做客服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出海,共同性问题很重要,同时,个性化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在选品这一个环节,有可能你的产品根本就不是对方需要的,所以最后,赵彬老师一对一和大家聊了部分产品究竟合不合适去东南亚:
营养代餐就不太适合进入,因为其核心用户可能就两类,一类是健身人群,一类是都市白领,但在东南亚,他们的中心城市就很少,净人口有限,不像中国,这么多一线、二线的城市;
小家具可以,但大家具涉及到安装配送就不太合适,因为没有成熟的配送安装体系;
小风扇是刚需的,因为我们知道在东南亚是比较热的,办公楼等很多地方也没有空调,大家就需要一个小风扇来代替,所以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新风和净水器市场在当前并没有爆发的潜质,需要等待和观望;
床品市场不错,但是床垫和枕头就不合适,比如泰国都是做乳胶的,但是四件套是非常有市场的;
灭蚊的器材就非常好,因为东南亚蚊虫本来就很多;
剃须刀非常有机会,但一定是电动剃须刀,因为手动剃须刀吉列占据了太大的市场份额;
拿扫地机器人为例,如果只是去开一家店铺,做火绝无可能,因为像这类产品是需要给用户做普及的,这个就需要在Facebook、在YouTube上做内容做广告投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