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分钟,洪博士回答一个创业问题。
洪华博士
谷仓创业学院院长,《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作者,清华大学博士,根据原创的“反向孵化模式”,手把手成功孵化了70余家创业公司,其中有6家小米生态链公司,数家已估值过亿。
洪博士一分钟创业问答,是谷仓推出的全新栏目,专门为解答各位创业者的疑惑,所带来的认知增量或实操落地的方法。
如果别人的提问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自己可扫码提问,就有机会让洪博士亲自回答。部分优质问题,我们会赠送《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小米生态链内刊等作为奖励。
- 01 -
今日提问
- 02 -
洪博士答
这种情况小米很常见,就是说它的定价感觉比你的成本还低,其实我们未必就是没有利润,那就拼大家在供应链端的一个能力。
你们能不能把水分都挤掉,就好比小米移动电源,79和69块钱,很多人100元都下不来,也是真实的案例,我带企业家到小米访问,他们说自己想死的心都有。别人整个移动电源100元下不来,我们69元还有利润。
其实关于移动电源我透露一下,小米这种定价方法,他有个临界点,比如说移动电源卖了四五百万只以上才会产生利润。
四五百万只以下我们确实都是亏的,移动电源的定价是成本定价法,我们有个原则叫假定成功原则。我们假定这个移动电源能够卖一千万只,然后我们也会算出来四五百万以上我们就有利润,所以我们叫假定成功原则。
控制成本从精准产品定义。
真正的控制成本,不是说我产品都定好了,就是去砍供应商的价格。我们是说控制成本要从源头抓起,就是关于产品的精准定义。
把产品精准定义定义好,去掉一些不是广普的功能,然后要从用户真正普遍的一种高频刚需的需求切入做的功能,所以在产品定义的时候就要斟酌哪些功能上,哪些新功能不上。
就好比我们说的手环案例,这个时候要下大力气对功能做减法,通过对功能做减法有效控制成本,小众产品才能大众化。
成本控制不只是供应商谈判的问题,更是从源头产品定义的时候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