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分钟,洪博士回答一个创业问题。
洪华博士
谷仓创业学院院长,《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作者,清华大学博士,根据原创的“反向孵化模式”,手把手成功孵化了70余家创业公司,其中有6家小米生态链公司,数家已估值过亿。
洪博士一分钟创业问答,是谷仓推出的全新栏目,专门为解答各位创业者的疑惑,所带来的认知增量或实操落地的方法。
如果别人的提问不能解决你的问题,自己可扫码提问,就有机会让洪博士亲自回答。部分优质问题,我们会赠送《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小米生态链内刊等作为奖励。
- 01 -
今日提问
- 02 -
洪博士答
一、定量定性调研的不同作用
定性的调研方法是用来发现机会的。
哪些调研方法是定性的?比如说观察法、深度访谈、焦点小组,土话就是座谈会,这些都是定性方法,是用来发现机会的。
像问卷,差评的统计,这些都是相对定量的方法,它是用来验证机会的,就以你这个保险箱为例的话,你要寻找他新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所以你可能是以发现机会的定性调研为主。
二、访谈流程
访谈第一步是热身,拉近距离。
访谈流程的第一步,你得有话题,眼睛看到什么东西,先跟我们的被访对象聊聊天,就是简单快速的热身,拉近两者的距离,我觉得这个热身的工作很重要,如果你公事公办的话,有时候人的距离就比较疏远,他不容易配合。所以你要话家常,先拉近距离。
三、流程和结构
其实访谈就是沿着用户的这种轨迹来问的,我这里有一个更简化的用户旅程图的解释,用户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那么通常来说用户有四个阶段:
首先他作为搜索产品信息的受众,做为受众他在找商品的时候,在挑选这个服务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即受众阶段有什么问题;
受众以后作为购买者,他要下购买决策的时候,又会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购买以后作为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使用以后作为传播者,传播者的阶段就是他是不是很方便的可以用语言告诉他的亲朋好友你这个产品的好坏。有些好的方面,当然还有它的产品的维护、保养、弃置这些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所以访谈我觉得首先主要的脉络是沿着用户的轨迹。挨个来问,这样的话就不容易漏掉一些重要的项目。
四、除了流程,还要抓住被访对象的信息追问
除了刚才说的按照用户的轨迹来问之外,在访问过程中,你意外获得一些信息,要追问。举例来说,有一次我跟奕夫去天津的一条街道,专门卖电动两轮车的地方,就问一个店主,关于电动两轮车的情况,他就说这半年的生意,很难做了,感觉比往年下降了不少。
我们获得这个信息的时候,我们就要跟他来讨论到底为什么今年电动两轮车的销量比往年下降那么多,然后我们会讨论,可能会讨论到各种各样的因素,比如可能是共享单车的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天津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回老家了,我们会来讨论这些问题的原因。
那当然我们也会问有没有哪些店是逆势增长的,他就会告诉你在城郊结合部的地方是逆势增长,比如说天津武清,这个店。这是很重要的信息,你就会发现摩托车的主力人群,可能在城郊结合部是有机会的。
然后你又开始问,甚至你可能真的会去那个天津的城郊结合部武清,所谓的杨村,真的会去看一下,他到底是什么原因,进一步核实那个地方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有新的产品。所以根据被访对象,他提供的一些信息要追问。这样才能挖掘出一些我们平时不知道的信息。
五、问卷问题设置
问卷一般用在已经成熟的产品要改进它,验证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用。这个讲起来太复杂了,我可能一言半语讲不清楚。有些问卷是很早期的问卷,跟你已经有了产品的构想进行验证的问卷还是不太一样,问卷结构里边有说明性,有问题的主体部分,最后有感谢以及有用户信息的提醒。
六、差评就是合并同类项
差评的分析基本上就是合并同类项,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你看的差评数量一定要多,三千到五千条、六千条。然后要做一个合并同类项的工作,这里注意点就是数量要多。
第二个是不要去过于抽象、提炼这些差评。要保留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信息。有时候问题出现到一定程度以后,几乎就没什么价值了。采集到的这些差评要具体,具体问题具体化是很要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