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8日,谷仓学院新零售必修课在北京红杉假日酒店举行。两天一夜的课程干货很多,现场的内容,不仅仅可以从战略、品牌、渠道、转化率、用户等维度系统性了解新零售的全流程,许多内容更是有一定的价值增量,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以下为部分精华内容的整理。
全局维度看新零售
作为小米生态链参谋部的战略规划师,韩乾源老师从趋势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新消费、新零售、新营销的核心。
在经历了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之后,智能互联会是未来的趋势,而智能商业的两个核心是:
数据智能
网络协同
它带来的是的精准,比如:网络协同扩张,会对用户不同场景下的理解逐步加深;数据智能算法优化,会从满足一个显性标注化需求变成挖掘一个潜在需求。
基于这些判断,韩乾源老师提出了自己对新消费、新零售、新营销的看法:
新消费:从消费者出发,回归真善美(正品、体验、品味),解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新营销:传统营销关注厂家、产品、渠道,而新营销以人为核心,从如何链接你的目标消费者开始,从重构与目标消费者的新关系开始,终点是顾客终身价值;
新零售: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综合来说,即新零售从传统的关注销售成交转移到更关注人了解用户需求、高效满足需求、创造用户需求。
打造自带流量的网红品牌
关于打造好品牌,不得不提定位,不得不提如何抢占用户心智。针对这个问题,原天图资本副总经理曾凡华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提出的核心是:用品类思考、用品牌表达。
消费者心智容量有限,且厌恶复杂;
品类是消费者归类和存储信息的方式;
品牌是品类的冰山一角,品类潜力决定了品牌的发展空间,品类基因决定了好生意和坏生意;
品牌的成功在于进入心智,成为品类的代表,成为用户发生需求时的第一选择;
品类分化与创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是建立新品牌的最佳路径。
精准渠道布局,销量指数级翻翻
提到新零售,很大一部分人的理解是:更高效率的零售渠道。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制定自己的渠道策略、渠道组合、渠道透视及对应的渠道矩阵。针对这些问题,谷仓学院创新创业孵化器CEO郭剑飞老师进行了一一解答。
在如何做渠道策略上,核心是四步:
盘点已有渠道
排摸可能渠道
调研友商渠道
制定渠道策略
对于单产品、单渠道的工作内容,郭剑飞老师讲的很细,他强调在以下的每一个节点如果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渠道效率的降低:
货柜测试(外观、功能、引流);
渠道分配方案(导购促销员)评估;
单货柜流量/成交比例测算;
制定选点标准及渠道预算;
排摸合格的连锁门店品牌;
商业谈判及上货柜;
运营支持及动销评估;
点位动态调整/完成销售任务。
打透渠道,精准转化
渠道的选择有很多,流量的来源也有很多,接下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流量,进而提升流量的转化率。做流量转化的陈勇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其中的规律:
口碑流量:降低首次购买门槛;
电商流量:策划活动当场购买;
搜索流量:策划活动当场转化;
潜在流量:了解需求进行诱导;
BD流量:策划降低门槛活动;
休眠流量:策划活动进行激活。
在提高用户下单的方式中,陈勇老师提出的一个实现方式为:上文做出承诺、下文做出普世价值观认可的实现承诺保障措施+成功案例。因为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非常相信直觉的。
流量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节点都值得被重视,只有提升每一步的转化率才能让最终转化率有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