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老公一起看了电影《八佰》,晚上有一个问题一个挥之不去:是什么,让逃兵成为英雄的?
看电影前,网上各种宣传,内心有一个声音:这是一个讲英雄的电影。
可是,电影一开始,我们看到的却是逃兵。
有想机会逃到租界的逃兵,有想游泳逃跑的逃兵,有想逃却走不动的逃兵,还有穿了记者衣服逃跑的逃兵。
是呀,面对困难,甚至是死境,逃是人的本性,人都贪生怕死。
电影中,“哥哥”是一个典型的从逃兵到英雄的例子,这位逃兵的“哥哥”的3天:
第一天:他抛却掉弟弟,自己一个人偷偷想游到那彼岸;
第二天:他第一次举起枪,平生第一次杀死了一个日本鬼子;
第二天晚上:一个女人从彼岸游过来送军旗,他从窗口甩出绳子拉上这个女人,却因为子弹穿过皮,就吓得大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第三天白天:他为了护这面军旗,一个人举枪射向日本飞机,身体被子弹射穿都不知道,还在那兴奋大喊:飞走啦,瞧,日本鬼子吓走啦!
是什么让这位哥哥从怕死到英雄?
我想分几个小点跟大家聊一聊。
001
目的决定行为
最初,哥哥来以为是打扫战场,是想看看上海,拍张照片回去的。
接着,看到战场太危险,就想逃跑,河对岸安全。
再接着,当上级让他拿枪杀日本人时,那位哥哥,面对可恶的日本人禁不住端起了枪,但又很快放了下去,来了一句:“我念过私塾,我只想当个农民。”
每个人的行为,都与目的相关。
所以,想要改变行为,得先改变目的。
002
人被什么点燃?
电影里,说到“点燃”人的高手,不得不说团长谢晋元了。
他的每一次训话,都让这些身处明显劣势的士兵们瞬间点燃斗志。
“我们不只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
团长谢晋元问战士该不该升旗,一句“自己家的地盘,为啥升不得!”点燃了所有人骨子里的热血。
第二天旗帜便升了起来。“必须要升旗,必须要让日本人看见,要让他们知道还有我们中国的军队在坚守。”“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打的是一场仗吗?
不是,是民族精神,是点燃大众民族意识,共同抗日的一把火。把人从小我,提升到了大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的自己。
当心中英雄的自己出现时,可以做一些平时原本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去实现那个英雄的自己,达成自己的使命。
使命,就是你如何去使你这条命。
你可能会说:这个,与我何相关?
当然有!
比如,你看到沸点天下办的是活动,同事销售的是门票。
那,是什么让沸点天下同事晚上12点,甚至是2点还在发圈,还在工作,还在帮客户对接产品,还在销售门票呢?
因为大家相信,每销售出一张门票,就在帮助一个创业者,多学习到行业经验,多链接有效资源,多获得合作机会,少踩坑。
沸点天下的使命是让3000万创业者创业更简单。
正如,
在团长训话前,士兵们在打仗,但人人想得是我如何逃到对岸去。
当团长训话后,士兵们在打仗,但大家想的是我如何能够坚持更久,完成任务,去影响感染更多人。
事,是同样的事,大我不同,做出的结果不同。
我们同事,你看到他是在卖票,但是大家知道,未来是个体创业时代,社群团购是个体创业最简单最易成功的方式,我们每多卖出一张票,就会帮助几千个甚至几万个个体创业者获得这种简单创业的方法与资源,少走弯路。
003
如何把小战役打出大意义?
电影中,团长是个高手。每次战斗空闲,他都在做2件事: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加场坚固性。从四行仓库800人战斗,打成了中日战争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仗。
一次战争两个战场:一个打在实际战场,一个打在人心。
其实,我们在办每一场活动时,我们也在打多个场。
关于传播:一个是圈内,一个是打全网。我们一直坚持在做全网布局与传播。一个行业,只有让更多人看到与关注,才有可能越做越大。
关于总结:一个是历程,一个是行业意义。
每一次活动,我们都在想,这一次活动对圈内人,对行业有怎样的意义,而不仅单单是一场活动?
第一届社群团购大会:开创了社群团购大会,是行业的首个大会。
第二届社群团购大会:开创了行业首个社群团购节。
第三届社群团购大会:开创了选品对接大会。
第四届社群团购大会:行业的首个专业展会。
第五届社群团购大会:首个走进北方的社群团购大会。
第六届社群团购大会:发布社群团购2.0白皮书
第七届社群团购大会:行业首个新零售春晚
第八届社群团购大会:首个新渠道大会(从社群团购到新渠道)
第九届社群团购大会:发布社群团购运营地图
只有当事情,与行业,与商业模式变革有了更多关联,事情的意义,就会高过事情,而具有里程碑意义。
写在最后:
创业,很可能是带着一群普通的人,去做一件普通的事。
如何让人成为不普通的人,如何让事,成为不普通的事?
需要赋予事情以意义,
用使命去点燃。
以上是我看了电影《八佰》之后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也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