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策划优质活动(想要五倍快速涨粉这个方法必学)

晓涵Plus2群第七期分享

分享主题:虽然你不一定能刷屏,但完全有机会做出优质活动,迎来5倍用户增长!

分享嘉宾:姚望(擅长互联网运营,熟悉内容策划与制造)

整理编辑:流苏

以下为文字整理删减版

大家好,我叫姚望,从事互联网工作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我给自己定位的IP就是专注运营的海归博士,虽然说学历优势跟业绩转化没什么直接关联,但我相信我自己的思维认知,思维体系和做事方法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众所周知,运营公众号都知道涨粉难,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但除了我们日更内容来吸引注意力以外,我们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达到一个杠杆的效果,达到一个用户告诉增长的一个效果。

当然有很多同行抱怨,老板不给预算,没有奖品,这样就没办法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更别题什么涨粉了。包裹我很多同行的圈子里在大公司,手上有很高的预算,可是转化如烟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但其实上司老板会不会怪我们呢,花了这么多钱,没什么转化,其实很多大公司,并不特别看重转化,只为了一个品牌的曝光。

我承认像新世相动用了很多的资源,跟滴滴,摩拜等合作,花了很大的预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做一个活动,烧钱来让用户增长,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遵循,我们并不一定能做出一刷屏的活动,比如“逃离北上广”,"漂书",但是我们可以策划出优质活动,让用户增长5倍。

什么是优质活动?

我把它定义为:能收回投入的成本,包括财务成本和时间成本,且能获得高于平时2倍以上的正向收益(用户增长,转化购买,留存等等)。

知道什么是优质活动后,你需要掌握2个核心:逻辑思维+创造力。

一个正确的目标要有一条明确的时间线和有一个可以计量的数据结果。

其一,不盲目

不是看到了竞品做什么,就拍脑门做什么。

竞品的受众和自身受众是否一样?

自身受众有没有参与和传播的需求?

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大部分商家都会进行节日促销。

借势是运营和营销人员常用的手段,主要是指当网上爆出某个热点话题后,能够快速将热点与自己的产品相结合,并植入到该话题中。

通过包裹的外衣,吸引到用户的注意力,从而实现刷屏传播的效果。

抓热点很难,一个是反应速度,一个是契合点,二者缺一不可。

很多人都说,一般活动其实都是蹭已知既定的节日或者产品发布会等等。所以,完全可以提前准备。既有充足的时间打磨内容,又能够很好地使用借势杠杆。

然而,很多商家的产品跟节日主题并不契合,但大部分都是“霸王硬上弓”,拉新和转化效果并不好。

比如我负责的产品,也曾在这些节日中做过活动。

产品受众是大学生,在母亲节、父亲节时,将文案很好地嫁接了大学生与父母的关系,但结果发现,效果并不好。

后来复盘分析,并做了用户调查,发现大学生们只愿意在网上单纯地,向父母表白,并不愿意在传播上商业化自己的孝心行为。

所以,后来我们干脆砍掉了不相关的热点活动,转而做了一些非热点但满足用户刚需的活动,效果非常理想:用户增长能达到平日的5倍。

其二,可量化。

比如,“一个月用户数增长60%”,就比“争取这个月让用户多增长一点",要清楚的多。

当有了量化数据后,就可以结合数据,对目标进一步地拆分。

比如,一次活动,计划拉新1000人。

我们就可以从发布渠道,联合宣传渠道,活动文案,活动时间等多个维度进行拆分。

发布渠道:自身原有的所有内容分发的渠道,这些平时的数据是多少,有多少基础流量?能带来多少流量?

联合宣传渠道:为了更好的宣传效果,肯定需要找合作渠道,需要多少预算?需要哪什么资源互换?以往转化最好的渠道是什么?

活动文案:能不能集中用户痛点?长文案,短文案的撰写,拿捏力度是否足够?

活动时间:排期与活动内容有没有强关联?能不能借势应景地引导用户参与?

当然,不同产品还可以拆分更多的维度,然后根据目标和预估的转化,对数据进行合理分配。

落地实操

拆分完目标,再来谈谈具体的落实步骤。

一场刷屏级的活动,需要周密的策划方案。

一般分为:前期预热,活动发布,后续跟进曝光。

前期预热,主要是为了撩拨用户好奇情绪,勾起他们的胃口。最好用的打法就是讲故事。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天性,至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我后续的文章会有提到。

故事要留有悬念,又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就像很多线下活动要出售早鸟票一样,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拉动销量。

我们在故事中,同样需要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收集用户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活动发布做准备。

活动发布时,文案内容成为重中之重。

这一部分可以理解成内容制造。

能否在文中点燃用户情感?能否在标题中表达用户诉求?能否有逻辑地清晰表达活动规则?

这部分内容制造有别于一般的日更推文,同样需要一套方法论和套路去支撑。

而后续跟进可以弥补活动发布时的失利,也可以继续放大活动取得的效果。

这个部分需要大量抓取与用户的互动,同时主动督促用户给出反馈,然后仔细筛选,收集整合成内容。

如果内容不够,还需要自己做虚拟观众席带节奏。

如果说逻辑思维“骨架”,那么创造力就是挖掘流量的“血肉”。

一个有影响力刷屏级的活动,一定有一个好创意支撑。

比如新世相的逃离北上广,比如腾讯公益的画展捐赠。

创意不是天马行空,创意要结合用户需求,同时能表达用户态度。

逃离北上广,找到了城市打工白领的诉求:“我就不去上班,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腾讯公益画展,找到了人们传递爱心的诉求:“为自闭症儿童贡献一份爱,内心也获得了一丝超然。”

所以,构思活动时,一定要注意用户的诉求。

找到需求后,还需要用带有情绪的文案包装出来,而不是苍白无力的叙述。

其次,创意需要与众不同。

光满足需求还不够,还需要让用户觉得有新鲜感,这也是难点。

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想出让用户眼前一亮的点子?

大规模密集阅读相关活动案例,借鉴杂糅相关不同活动之间的元素,或许是诞生创意的方法。

当然,有个地方就专门解决公司这样的需求。

广告公司不就是卖创意吗?

大公司预算充足,或许能买一个创意。

而小公司精益创业,可以多看看广告公司相应的网站和贡献的idea。

Social beta,数英网是个不错的地方。

总结

有了缜密逻辑思维拆分,以及脑洞创造力的填充,基本上活动就可以发布了。

除了自身的发力,大型的活动可能还涉及,互推,资源共享等推广环节。

一般是结合上下游,进行产品互补,通过一场活动,达到共赢的效果。

这部分涉及到,商务推广和资源整合,这里就不做过多赘述,改日单独成篇分析介绍这一块。

所以,要策划好一场活动,需要考虑以下4个方面:

•用逻辑分析能力拆解目标,分析需求

•用平时积累或者推广预算去打磨创意

•思考能否安排时间合理借势

•对外公关整合资源做好推广

优秀的互联网运营和营销人员,除了有逻辑思维能力和脑暴创意,在策划活动方案时,还需要做到大规模密集阅读,和结束后必不可少的复盘总结。

更多干货,在晓涵plus:一个有价值的新媒体学习交流社群​​​​​​​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