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锤子手机新品发布会在深圳举行,“相声演员卖手机”,老罗一如既往的叫好又叫座。今天和斗鱼、yy、一直播的各大直播公司BD沟通,得知这次锤子新品发布会在直播界的反响也是不错的。
随着网红、明星、各行业意见领袖、知名知识ip等纷纷入驻直播捞金,这两年直播的确火爆,2016年被誉为直播元年,2017年我们看到了行业呈现百播大战局面,完全不亚于当年的团购业百团大战,网络视频内容在不断优化,“直播+” 内容竞争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视频付费市场将迎来全面爆发。
有个数据,2016年网络视频用户达到5.14亿,手机视频用户4.4亿 、使用率67.1%,直播类平台用户增速250%。
有意思的是,我曾在杜子建的直播里听到过一个关于直播的段子,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不同直播平台的用户特点,也是给一直播做的段子手广告。
“快手,脑残的天下,就是二次元的碉堡。映客就是在讲,老子很漂亮,快来看我,围观的人说让老子耍一下。斗鱼是干嘛的?色情的,让老子撸一下。花椒是什么?老子有钱,这是企业家玩的。一直播是什么?有水平有知识有阅历还能聊天吹水的!”
其实,真正的直播不仅限于各大直播pp,斗鱼,虎牙,映客,花椒、一直播、yy等,很多专业的移动直播平台服务已经崛起,很多大企业也都有了直播这样一个对外宣传营销的标配,我们俨然已经看到了一个新的直播+模式在崛起。
用直播的用户行为来看,社交互动是新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用户参与并主导内容成为趋势,直播 、综艺、 影视剧,正从1.0单向传播升级为2.0双向互动传播。
从用户付费行为来看,网络支付普及,付费会员独享或抢先看模式丰富,用户付费模式的认可度不断攀升。
关于直播市场的大环境来看,如今渠道过剩的市场环境下,竞争重点从争夺主播转向内容竞争,谁有优质内容,谁才是老大,各大平台根据受众需求,呈现不同内容侧重点,内容将更加精确细分,内容表现形式更加碎片化。
如果你是内容创业者,该如何选择适合的直播平台呢?首先要有差异化的优质内容、丰富的互动方式,其次是了解平台精准的推荐机制,优化付费内容品质,
带来不同以往的新鲜体验。
对于要投放直播广告的品牌主而言,则更看重如何有效影响受众、如何放大媒介投放的品牌价值,以及覆盖率、到达率和转化率。
YouTube上最大内容制作商, 拥有全球5.5万内容创造者、3.8亿订阅用户、数万名网络偶像、覆盖几十亿粉丝 ,开创了MCN(Multi-Channel Network)多频网络播放平台模式,把力量单薄的PGC内容凝聚成一股强大的蓄力,实现了商业变现。
那么,谁将成为中国的youtube,直播巨头又会是哪一个呢?
在移动直播流行之前,直播已经在游戏和秀场等领域累积了大量用户基础,移动直播的兴起,让直播从室内走向了室外,呈现多种应用场景,甚至从国内走向国外,直播+旅行的结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世界,各色奇葩的人,直播不仅是一种娱乐表演,也是获取信息,社交互动,消耗时间的主要方式。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最早的游戏直播,现在直播和购物也在紧密结合,比如斗鱼的直播平台,则在走直播+电商的路线,鱼商,就是帮助入驻的主播能拥有一个像淘宝微店那样的电商变现渠道。
主播通过内容吸引粉丝,与用户互动,交流,还可以引流到店铺,转化为商品销售,实现变现,淘宝,聚美,唯品会等购物网站也都有了直播功能,相比最开始的像张大奕、雪梨从微博等平台引流到淘宝店铺,直播平台自己构建自己的电商体系,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粉丝实际的购买转化率,又有多少?
晓涵曾与如涵网红电商BD沟通,他们给我的建议是,如果要帮客户投放网红广告,不如把产品直接放入网红自有的店铺里,他们绑定销售,然而对产品的品质,品牌,供应商,与网红的分成,就有了很大挑战。
继去年公众号爆发了一轮专家潮,今年,我们也看到了大量细分领域的知识型专家入驻了各大直播平台,相比新闻资讯,娱乐休闲,其实通过直播获取知识,进行内容付费,也是大势所趋去,与工作职场,生活技能等息息相关深度垂直知识专家也会让直播的内容更加细分,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比如插画,写字,烹饪,瑜伽,旅行等内容,都在欣欣向荣发展。
同时,直播+在线教育也属于专家直播的细分,于是让直播呈现学习社群化特点,据传,千聊、红点,等都在布局新媒体、微商直播培训,如果想做线上内容付费创业,晓涵认为直播的风口,今年还是可以结合公众号+直播进行尝试。
冲格新媒体--专业的新媒体整合营销服务商,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品牌策略、视觉设计、整合营销、互动传播等定制服务,服务内容:
品牌策划类:品牌命名、品牌定位、品牌战略、品牌故事
品牌设计类:logo设计、VI 设计、包装设计、网站设计
新媒体营销类:新媒体营销策划、病毒视频、大号投放、H5开发
整合营销类:百科创建、知道问答、新闻软文、危机公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