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1.先利用【小葵助手】感性的、基础的对这个公众号进行一个全面诊断。

公众号权重(Media Platform Rank,缩写 MPR)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大数据分析、用于综合衡量公众号的运营质量、传播能力、用户喜好度等。

同样,公众号权重等级按1-10排级,权重越高,说明公众号的运营质量也越高!

小葵助手是通过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公众号权重、曝光量、收入预估及公众号粉丝查询等公众号运营数据。

如何查询公众号权重?

发送公众号文章链接给「小葵助手」公众号就可以啦。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公众号权重报告内容包含:权重得分、预计活粉、热门文章、阅读统计、点赞统计、运营指数、发文习惯、原创比例等数据分析。

 

2,看看这个公众号的运营数据、历史文章调性和粉丝互动

数据在后台,你看不看都在那里。但是不能只浏览,而是要自己下载,做几张表格整理出来,然后逐个分析,找出规律。

看什么呢?

微信运营,无非就是内容运营,粉丝运营,活动运营。

内容运营,看打开率,看粉丝留存率。

粉丝运营看后台消息数,看菜单栏的点击量。

活动运营看转化,看留存。

找出平均值,大概也就心中有数。有些突然增长和暴跌,要找老人分析下当时的事件缘由,从而推断出粉丝喜好。

看看历史文章的调性,从而调整好自己的策略。

历史文章基本代表了一个公众号的整体调性,是文艺范,还是段子手,或者呆萌风,可能经手这个号的不只一个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风格,那么更好了,你可以看下哪种风格的阅读量和转化率较高,集中整理出来研究,为以后的转型找好方向。

看看他的口碑,看后台粉丝消息内容。

除了每篇文章的评论留言外,能判断一个号的活跃度和口碑度的,其实是后台消息,消息是公众号的“心灵之窗”。这些留言的人,可以列为“潜在真爱粉”。因为除了百分之五主动打开订阅号的人,这些来主动和你互动的人,一定是有某种需求,可能是咨询困惑的,可能是寻求合作的,甚至是主动帮你提建议。

你可以看看以往的消息数,是否有被冷落的粉丝,是否有设置关键词,是否固定有客服回答问题。甚至,你可以把自己当作客服,和这些真爱粉聊聊天,问他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文章,还关注了其他什么号,有什么收获,对我们有什么建议,以便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粉丝需求,不信你可以聊二十个人试试,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不会再像现在这么迷茫。

3、知己方能知彼,对这家公司深刻的调查、了解

企业的类型?大概的规模,产品和团队有什么优势资源?企业需要系统梳理,自身可以调动的资源,如图: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针对不同的资源,企业可以采用的营销方式和实现营销目标的新媒体平台都不一样。

有品牌号召力?那么可以通过举办线下活动吸引用户!

有专家号召力,那么开专栏,办自媒体节目!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4、知彼,做用户分析,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他们的痛点是什么?他们在哪?

了解你的用户,描述出准确的用户画像,才能知道你的用户活跃在哪些平台,从而确定自身与之匹配的新媒体体系。

不同类型的新媒体聚焦的用户群体特征是不一样的!

如下图,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用户标签。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有个客户之前做原创设计的淘宝女装店铺,定位是旅游风,年营业额约700-800万,后台有庞大的用户数据资源,想转型做移动微电商。

沟通时,我让他描述用户画像,他能准确的说出:8090后宝妈,爱好旅游、自拍,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喜欢娱乐、分享、美食和星座。

这类人活跃在什么平台?

我们研究发现,在视频和直播平台!

刚好创始人是传统媒体人出身,擅长制作视频和摄影,于是建议他尝试做类似“一条”的公众号自媒体,结合在直播平台寻找网红代言人。

除此之外,通过百度指数,搜索引擎等数据分析,也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核心用户的特质、诉求,痛点。

 

5.判断公众号的生命周期,所处阶段,定目标和战略。

做新媒体,不能为了做而做,不能为了跟风而做,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比怎么做,更重要!

想引流?获取精准用户?想扩大品牌影响力?

新媒体本身并不是目标,而是实现某一目标的工具,目标不同,考核的指标也不同!配备的资源也不一样!

最重要的是: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新媒体运营目标是不同的!

如下图,依照生命周期,企业通常会经历种子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等四个发展阶段,公众号运营也一样。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如果还处于种子期,那么首要考虑的是获取核心种子用户;如果处于发展期,那么主要目标是扩大用户基数;

如果处于成熟期,那么要考虑的是如何维系现有用户,提高服务质量,推送有价值的信息,和各种功能,加强沟通,激活用户!

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有成熟和庞大的用户积累,此时应该重点布局在微信公众号,开发各种功能、提供完善的服务。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则应注重品牌优化升级,重塑品牌影响力!不断推出新品,新活动,比如,前段时间,小米的雷军在直播平台发布新品。

案例。

有一个健身app叫“keep”,前期就是在各健身论坛等垂直交流社区找到400个健身达人,如豆瓣、贴吧、知乎。

通过服务好这400个种子用户,迅速传播给了4000个用户,半年内达到裂变传播的效应。

种子用户对产品感兴趣,关注产品的进展,并不断提供反馈,帮助打磨产品,晓涵的写书参谋团成立初衷也是这个期望。

我们发现,各大垂直社区更适合发现和获取种子用户,以朋友或者专业人士的身份为他们输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友好的交流获取信任,逐渐聚集粉丝。

目标的思考,就是为了企业想清楚“要干嘛”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新媒体平台,来挑选适合自己的矩阵,以实现运营的目标!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6、重新梳理公众号定位,制定系统的运营方案和执行计划。

怎么理解定位?

举个例子,新媒体界的标杆--万达集团,他们主要通过微信来传播品牌文化,但是从不卖具体产品。

招商银行,定位就是做服务,是功能导向,他们提供查询、转账,但是不发软文。

找规律,我们把企业类型公众号进行细分,主要分为三种传播类型,一种是企业品牌宣传为主,一种是微电商交易的平台,一种是以服务用户为主的功能号。

企业业务要么2B,要么2C,卖给企业,或者卖给个人。

根据以上条件,有一个象限: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以下案例,来自插座学院的总结。

如:卖挖掘机的江苏徐工集团,是典型的企业级服务;做挖掘机培训的蓝翔技校,就是典型的大众级服务。卖飞机的波音集团,就是典型的企业级服务;而运营飞机的中国南方航空,就是典型的大众级服务。

典型企业找到了,他们的传播导向,有没有规律呢?有!

品牌导向通常有两种类型:

企业级服务,且产品本身价格昂贵,基本属于品牌导向,比如我们很难想象IBM在微信上卖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大众级服务,但产品类目种类繁多,基本也属于品牌导向,比如我们很难想象华润万家或沃尔玛在微信上卖商品(会员或部分促销不算)。

销售导向通常也有两种类型:

企业级服务,但产品本身免费或价格偏低,基本属于销售导向,比如企业软件,明道。

大众级服务,但产品类目较少甚至单一类目,也基本倾向销售导向,比如罗辑思维,卖书或卖月饼,每次都只卖一种产品。

以上内容,我们提到的企业有:江苏徐工、蓝翔技校、波音集团、中国南方航空、IBM、华润万家、明道、罗辑思维。

这些企业在象限中的位置分别是:

公众号可以做什么内容(系统梳理六件事)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插座学院。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