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媒体的转型、新媒体的涌现,人人都有了在互联网“发声”的权利,有的人讲的好,讲的早,影响力大,就成了“自媒体”。
我所理解的“自媒体”,除了要像传统媒体的记者一样,做好信息的搜集、编辑与传播,更重要的是传播的内容,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与逻辑观点,最终形成的是自己媒体独特的个性与气质。有态度,有观点,有性格即构筑了自媒体的灵魂标签。
反之,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传声筒或者墙头草,披着自媒体外衣的写手。
如果把自媒体比喻成一家公司,自媒体的产品就是文章,文章的写手就是ceo,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产品经理打造爆款的过程。
首先,自媒体的最佳战场,首选微信。
有个大咖曾提出“微信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微信再造了一个新的互联网,用以区别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我深表认同。
微信互联网潜力仍然巨大。7亿的月活跃量,已经超过pc互联网的用户基数。微信的接口丰富,从社交、电商、游戏、支付到自媒体、搜索,基本打造了一个新的互联网生态。
它不像微博,前期靠流量红利能迅速积累成大号,后期很难动摇。在很多人唱衰公众号的情况下,晓涵认为微信订阅号还有机会,即使已经是千万粉丝大号,如果不能持续产出优质内容,随时有被用户取关的风险。
它不像百度和淘宝,网站的流量获取靠竞价、靠直通车关键词,靠源源不断的烧钱,用户难以有沉淀。
而在微信公众号上,一个优质内容的新账号,随时可能依靠爆款文章迅速崛起,只要你真的有料、有价值、有个性。而微信本身的社交属性、高频打开率,相对高质量的人群,微信支付便利,都为自媒体提供了极好的成长土壤。
其次,自媒体的核心在于打造人格化魅力。
打造自媒体,就是要打造自己的“魅力人格体”。“人格体”的概念,最早是罗振宇说的。魅力,是互联网世界中的稀缺物资。
以大家熟知的自媒体大咪蒙为例,咪蒙是编剧、作家出身,出版过几本书,曾在《南方都市报》给记者做写作培训,,她的文章粉丝挺极端的,有的趋之若鹜,对她奉若偶像,有的视为毒鸡汤,价值观不敢苟同,敬而远之。
不得不说,你读几篇她的文章,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过瘾、刺激、酣畅淋漓,就像吃了一碗酸爽的麻辣烫。
咪蒙十分善于研究文章规律,打造爆款,如推送于12月12日的《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短短三日之内,阅读数超350万,吸粉过20万,连前排的评论都有1.8万点赞。
按照她的自己的话说:她很善于创作传阅情绪明确的文字,最终还是赢在节奏感和速度感吧。
任何一个人,它的思维高度都是一定的,靠阅历、教育、自身思考所慢慢积累起来,要维持长久输出有价值的“料”是很艰难的。毕竟,自媒体也是媒体,媒体都是追求新鲜,才能吸引用户的眼球。
咪蒙是编辑出身,接受过大量的写作训练和积累,最重要的是她真心热爱写作这回事,就像《月亮与六便士》描述的,不画画不行,非画不可。她是非写不可。她的“热爱”,也构筑了她的文字人格魅力之一。
第三,做自媒体,不要迷信流量,要尊重规律,突出个性。
如何获取流量和曝光?自媒体产出好的作品后,需要平台提供流量曝光,就像产品要做广告一样。如今支持自媒体发展的平台很多,建议自媒体人以媒体矩阵的形式来做。
微信公众号、博客、qq空间这些老平台不能少,同时在其他新兴自媒体平台广撒网,大曝光。
如百度百家,作为搜录入口,流量大,且容易被百度搜录。今日头条,年轻人居多,娱乐信息爆炸,虽然流量大,但我个人不太喜欢,真正有深度高质量的内容还是少。一点资讯,审核较严,大流量,和小米手机绑定,未来前景会很客观,值得入驻。搜狐公众号,是新闻源入口,qq公众账号,可与微信公众号打通,有很大发展潜力。
有了流量,意味有了粉丝,然而,粉丝多少与影响力其实无关。按照传统的UV/PV算,吸引眼球不难,作、愤青、骂人,能迅速获取眼球关注,却不能形成正面的影响力,尤其对主流人群的影响力甚至可能是负面的。
只有高质量粉丝,才是衡量影响力的指标。
什么是高质量粉丝?
肯为你付费,相信你的推荐,不在乎价格,愿意奉养你,这个的确是真的粉丝。很多自媒体人有了几十万粉丝之后,都会琢磨变现。
自媒体盈利模式无非两种,一种靠本身的内容和渠道赚钱,做的最好的莫过于罗振宇了,收会员费、写软文、卖书、出书、线下活动、培训、电商等都是方式。
一种靠自媒体平台广告分成。说白了,自媒体变现的是粉丝对你信任和喜爱。
不是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自媒体也不是一件做了马上就有回报的事,它需要“个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信息垄断,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大部分都在觉醒。
人类开始独立思考,上帝是否会发笑?
不会。
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多元文化飞速发展和转型期,接下来会出现越来越多敢于展示真实个性的人!
缺乏信仰,即是需要信仰。整个社会和大众,也在呼唤这样的人。
越是敢于真实展现自我的人,越容易有影响力和机会。我们看看身边的网红,哪个不是因为敢说、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而红的?
说大点,我们看看历史。在过去,谁掌控了媒体,谁就掌握了大众的思想。孔儒孟道、秦始皇焚书坑儒、老毛文化革命。从古至今,稳定政权,必然要控制思想。
纵观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