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界的“双十一”结束了,迎来了即将到来的双十二。
从这次双十一的表现,我们看到了网红的大爆发,也看到了VR、直播与电商结合的全新购物体验,人工智能也将逐渐深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昨天,也就是2016年11月14日,新媒体界也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双十一”。在腾讯媒体高峰论坛上,智媒的概念,首次被权威媒体正式解读。
智媒,即智能媒体,指具备人工智能参与的媒体活动。
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正式进入日常生活,甚至取代智力劳动,已经成为可能。
这两天,这个段子你一定不陌生:
它懂你,并将越来越懂你。
它契合每一种个性,供给每一分需求。
它将变得更聪明,更酷……
而你所一直信赖于它的,迅速,准确与真实,
都依然在。
——没错,这既是,智媒,媒体之未来。
智媒,已不是新鲜事,并且离媒体人越拉越近。
2016年三月份,日本“人工智能小说创作”对外展示和讲解了四篇由人工智能完成的小说。
小说获评“星新一奖”,被评委评论:情节无破绽。
日本作家长谷敏思则表示,“能够完整写出小说已经十分令人震惊了。如果100分满分的话我打60分,未来令人期待”!
智媒的概念,在昨天,2016年11月14年的腾讯媒体高峰论坛上,首次被权威媒体正式解读。
实际上,人工智能在2016年的媒体行业,智能推荐、AI匹配内容,电商能人工智能高配端口,这些概念已是十分热门。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化媒体、VR/AR等各个领域的技术,都处于一个爆发临界点上,每一点技术上的进步都在让智媒化不断提速。
智媒提速,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取代编辑,足以让大批老媒体人失业,也能将我们从模版中解放出来,它们甚至可以解读审稿人和读者的期待;人机交互媒体传播,能更准确解读信息,完成媒体人无法完成的工作;大数据抓取热点,可以保证信息的获取于投放。
在本次峰会由腾讯官方发布的报告《智媒来临:2016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指出:“现在正处于智媒时代的黎明;万物皆媒、人机合一、自我进化三大特征将使智媒时代改变现有的传媒形态和格局。”
有专家说:在接下来的2017年,很可能是智能技术和智媒应用爆发的元年。
这是时代的巨变,也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更是新媒体技术的革新!
面对未来的转型与生存,面对新一波的媒介红利,中国新老媒体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以下对话摘自峰会的发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彭兰:
“一场更深刻的媒体变革正在到来。用户分析与匹配、新闻生产、新闻传播和互动反馈的每一个环节都在智能化,传统传媒业边界消失,全产业变革的格局重塑正在发生。
个性化新闻推荐、机器写作、传感器新闻、临场化新闻和分布式新闻的五大模式,将会在新闻的生产速度、生产方式、个性推荐、用户消费体验等方面给整个媒体行业带来一场真切的深度变革。”
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龙兵华:
“中美媒体在六个方面存在相似点,包括对社交网络的依赖,以及对自制内容的不断发力等。同时龙兵华也表示,中美媒体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包括向移动端迁移的速度,以及对电视媒体、音频媒体的重视程度。”
报告指出,未来智媒时代会有三大特征:
第一,万物皆媒。过去媒体是以人为主导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所有的智能物体,智能机器在某种意义上都有可能媒体化;
第二,人机共生。当人和智能机器碰撞在一块之后,他们会形成一种相互的协作,会带来全新业务的模式;
第三,自我进化。在深层次互动之间,人对机器的驾驭能力,以及机器对人感知能力、领悟能力会相互促进。所有这一切都会带来这样的结局:传媒业正在边界消失,格局正在重塑。
报告对“智媒时代”作出了五大判断:
1. 近期,机器算法、人工智能将改变媒体信息分发机制,不断提升内容与读者的个性化匹配度;
2. 中期,数据挖掘,语义技术等将促进机器创作力的升级,大大扩张自动写作的边界;
3. 中期,新技术集群(VR/AR、物联网等)不断迭代,将为媒体内容生产与呈现提供全新想象空间;
4. 中长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VR/AR技术等实现媒体全链条的渗透,从模式创新走向生态重构;
5. 更远的未来,及其智能与人类将通过相互学习与训练,共同升级,最终完成智媒革命。
报告指出,“智媒时代”的五大方向:
1. 个性化新闻——个性化推荐、对话式呈现、定制化生产三个通道;
2. 机器写作——挖掘新闻写作新模式;
3. 传感器新闻——人的感官延伸;
4. 临场感新闻——技术重构现场感;
5. 分布式新闻——去中心化与知识分享。
正如腾讯官方所言:
“在这个时代,很多事情当你意识到它离你很近时,已经来不及了。
愿行者智,并智者行。”
以下报告内容转载自《企鹅智酷官方微信》
写书训练营第87天日更 本文部分专业资料来源网络,由作者整理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