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坐落于市中心的咖啡店,推出新品活动优惠,拉新的同时引导老顾客复购,吸引周边24-35岁白领,完成在线预约、到店/外卖消费的目的。
这家餐厅选择社群+朋友圈广告+小程序的模式,利用微信广告LBS自定义打点辐射功能,同时原生页依托按钮直达小程序功能,促使用户进入在线小程序领取优惠券预约/下单。
最终确实在一周内曝光量达到102207,点击率达3.64%,线上预约642人,一周的到店量超出之前一个月,销售额翻了3倍。
以上这个案例的重点在于三个:精准定投、精准流量、老客+新客的社交属性。其实,这正是朋友圈广告的特点,凭借强大的社交属性、精准的定向能力,带来更多新客和更高转化率,获取的流量更加精准且成本更低。
一、当前朋友圈广告投放面临的困境--转化量少、转化率低
然而,不少正在投放朋友圈广告的用户却反映:为什么我的广告转化量少,转化率低;线索质量不好,客户仿佛意向度太低....其实,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思考这三点:
1、精准定投后,看到的用户就一定为点击吗?促使他们点击的动力/诱因是否充足?
2、文案创意度与用户心理高度匹配后,心动就一定能够行动吗?
3、用户了解产品后,会立即采取行动完成下单或者预约吗?后期需要跟进吗?
二、效果提升--“抽丝剥茧”,将用户意向度提升到最高,向转化进度”满格“迈进!
总的来说,以上那家咖啡店能够实现如此成效,与“展现-点击-访问-转化”的整个营销转化息息相关。其中落实到具体操作中,而与定向-外层素材、文案设计-转化链路、落地页--后期线索收集、跟进等密不可分。当自身的广告投放效果欠佳,我们能做的则是层层筛选,重点优化,让转化行为能够做到顺其自然。
1、精准定向同时,剔除掉无效客资,确定“高出身”,提升转化的第一步
当然,我们前面也提到了,这家咖啡店通过人群定向+罗卡定向,将潜在的用户群囊括。然而,其中也不排除一部分只是好奇或者“凑热闹”的用户,在进行线索收集时,填写错误的手机联系方式,导致我们转化统计出现偏差,加大转化的成本。这个时候,在设置相关定向条件时,建议可以使用“短信验证设置”--“有限有效性”,剔除掉大部分的无效号码、错误号码,让数据统计更精准,追踪更有效率。
当然,关于前期的定向,我们也需要进行A/B测试的模式,在素材、创意一定的前期下,监控广告跑向,选出最优。经过长时间的投放,我这也总结了几个定向组合的搭配公式,尤其是一些本地服务、快消类的行业尤其适用,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1)罗卡定向+LBS地理位置+用户兴趣;
2)罗卡定向+LBS地理位置+联网状态;
3)罗卡定向+LBS地理位置+再营销/排除营销。
当然,如果有精准的用户数据包可以直接使用DMP人群包定向。账户推广并积累足够的广告数据后,可以根据历史投放数据利用DMP进行再营销。
2、优化素材、创意,更内容更有针对性,提升高点击,转化加载进程完成50%
众所周知,朋友圈广告文案、创意的撰写,占据优化师精力的一半以上。其实,通过之前的一系列优化操作,我们也将朋友圈广告文案创意大概分为两种:开门见山类、制造悬念类。
1)开门见山类,更像是一锤子买卖:
外层文案中:主体定了、服务内容说了,优惠亮出来了,再搭配上产品图,你自己对号入座,想买就点击来看看。比如辅导APP作业帮,在朋友圈推广课程,一上来就是“9岁女儿”、“写作能力惊人”、“36元13节课”。30个字的文案,三重重点,将创意分级,高精准度的同时提高了门槛,无形中降低无效点击,这样也直接影响转化率。以下是优化前后的对比,点击率直接由1.56%提升到3.06%,直接翻了一番儿。
2)制造悬念类:
制造悬念类的相对风险指数较高。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两种情况下进行使用:
第一,大品牌通过设置疑问噱头,引发话题讨论;
上图是宝马推送的朋友圈广告。品牌自身就已经“镀金”。宝马这次可以说走了一步“险棋”。先是将定向放宽,之后再文案上制造悬念。当一部分可能自身未达到要求的用户收到,看到“邀请帖”,无任何条件限制,只有互动悬念文案。大概率也会抱着好奇点击查看是否自身能“承受”,当然相信一部分也会将其作为一个朋友圈灵感,进而二次传播。
第二,文案与图片的配合度要足够高,与当下主题关联度高,通过文案设置悬念,图片留下线索,将疑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是一个关于摄影工作室关于父亲节的朋友圈广告文案创意。外层文案简单的一句“关于父亲,你看到的就是全部么?”,虽点出了“父亲节”的主题,但是对于广告的自身推广目的还是一知半解,之后通过图片留下的“线索”,相信大多数也会猜到原来是关于摄影的呀,当你的内心被文案触动,会想着去留下关于父亲的点滴回忆吗?我相信很多人是会的!这则朋友圈文案,在父亲节那一周,曝光量超过10万+,线上预约实现324单。
3、优化落地页尤其是表单的设计,转化进度条提至90%
相信不少广告主最头疼的莫过于:前期下足了功夫吸引用户到了落地页,最终却没能形成购买或者留单转化。是页面无吸引力还是无法获取有效线索?其实,一个优质的落地页是承接用户、转化客户、传递产品和品牌价值的作用担当。一则落地页的转化率驱动模型如下:
而落实到具体优化操作中,我们一般从两个方面找到归因:
1)落地页无吸引力?页面视觉激励、突破体验障碍,加深沉浸式体验感:
关于落地页的页面优化,建议可以遵循”一关二简“原则。
何为”一关“?其实就是外层文案与落地页主题、风格强相关。试想想,用户被文案吸引点击进来,发现落地页内容毫无相关,相信也不会再有进一步行动。我们以智力开发培训机构来说,若外层文案展现的是“免费测试!5岁以下孩童智力开发,前50报名享受半价!”,那么落地页第一屏要么是免费测试的表单,要么是倡导智力开发的相关文案,将表单放置第二屏。总之,就是要高度相关。
何为“二简”?其实就是落地页文案尽量简洁,重点放在产品介绍或活动福利,其他的信息(如产品背景介绍等)被置后或放入其他导航页内。另一“简”为元素精简。内容过多的复杂罗列会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干扰,降低用户对信息的接受度,尤其是背景元素过多过杂也会降低用户的注意力。
2)落地页无线索?通过优化简化落地页表单,让页面更具实用性:
据一项数据显示,优化表单能够增加20%的"提交按钮"点击率,让转化直线飙升。当然,用户投放朋友圈的目的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落地页内表单设计也略有不同。
我们主要以收集销售线索目标为例来重点介绍。那么一个标准的表单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呢?
这是一个较为简单的表单界面。婚纱机构通过引导用户填写表单进行线上预约,基本是五大元素组成。从说明到引导操作,到最终的提交等,较为完整。
这个是一家关于装修机构的广告落地页表单。相对来说是相对更全面的。加入了更多的引导、反馈互动的按钮。
当然,若是一些关于情感咨询类的广告,还需加入在线咨询、客服一对一引导,进一步的进行沟通、跟进。总得来说,关于落地页表单的设置,我们也总结了三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遵循”三少原则“
即减少用户操作、减少用户思考、减少操作误差。简单来说,就是线索填写部分,首屏问题最好控制在三个以内,像除了联系方式、姓名以及个别的需要地址/面积等重要信息的,其他的最好不要放在首屏。据不完全统计,当首屏问题超过3个,转化率至少降低20%。若想要尽可能收集更多高意向客户信息,可以适当加入子页面,进一步完善(如图一)。至于思考和操作误差,其实就是可以提前设置好规则、一些提示,减少思考成本,比如使用”占位文字“等(如图二)。
第二,提倡”渗透原则“
增加用户沉浸式体验。简单来说,就是在细节处多多优化。比如提供匹配键盘。当用户点击”联系方式“框,下方的键盘自动匹配数字键,避免线索流失。
当然,还可以采用对话形式,通过类比与人类的对话方式进行交互,让体验更加真实。广告主只需前期设定好几个常规的问题引导用户一步步选择,当用户沉浸其中,最终环节引导留下联系方式或者真人一对一咨询。
另外,通过设计“花样晃动样式”用小手指或者小角标的提示,引导用户一步步的进行转化。
第三,加入信任因子
其实,部分人在填写个人相关信息时还是相对谨慎的。尤其是打开一个第一次接触的广告,要填上较为隐蔽的地址、联系方式等。这个时候,企业出于“双方信任”的原则,可以适当加入“信任因子”。比如,可以在表单最下方加入“承诺”。像“隐私将严格保密”、“不泄露给任何第三方或其他用途”的字眼。
4、完成后期数据的追踪,为转化加持、加一把火,让转化进程到达100%!
其实,据一项调查显示,用户主动提交表单后再主动联系的概率几乎不足2%,收集线索后的客服主动跟进,是促使成单、转化的关键。而大多数转化不理想的用户,就是因为缺少这10% ,让之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关于后续的转化跟踪,一是可以依靠我们的人工客服,将收集到的表单传回统计,之后进行一对一的后续跟进,转化率更高效。另一方面,可以使用云雀客服。云雀客服拥有自动追粉、批量发送,提升企业客服整体效率、节约运营成本、让挖客专员真正发挥商业价值。
三、总结
总得来说,当我们的朋友圈广告转化率低,不能只抓着最后一个环节来说纠结。作为一个营销整体,文案、创意一定要紧戳用户痛点,让产品看起来足够吸引人,看起来是自己需要的。像“立即抢购”、“立即点击免费体验”,刺激点击,完成转化的第一步;之后学会“推”用户一把,给他一个号召行动的提示或者是按钮,转化路径或者窗口足够吸引人或者“显眼”,将转化进程推至50%;落地页是用户完成转化的“催化剂”。企业要做的是不再让他只是看看而已。通过多元素组合,将兴趣、意向提到最大化,将进度拉到90%;最后临门一脚,后期的客服跟进、云雀及时追踪,彻底实现整个流程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