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福音!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出手了。7月10日起,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起草的《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包括网店刷好评、删差评被行政处罚,生产销售假药等36种情形拟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尤其针对食品药品等领域,增加列入情形,加大惩戒力度。
那么,网店的哪些行为就符合严重违法失信情形呢?敲黑板,卖家注意啦!

例如,淘宝卖家通过虚构交易、删除不利评价、花钱给自己买好评、给竞争对手买差评等等方式,为自己提升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或者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就会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盯上。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拍手叫好:这个必须支持,有利于创造诚信的网购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客观的购买建议。顺便整治下恶意差评,维护下商家的合法权益!

点赞之余,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上网购物时习惯看买家评论?为什么商家为了让顾客给个好评而使出浑身解数?为什么有些商家会花钱刷好评?
针对上述的这些问题,路上读书给你分享一本书《口碑的力量》,让我们一窥买家与卖家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的一场售后服务与顾客反馈的博弈。通过本书,我们将知道,商家与顾客并非对立的阵营,也不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商家诚信经营、消费者真实反馈,才是促成商家提高销量、消费者获得满意服务的正确做法。

1.互联网让客户对产品形象有了很大的影响力
随着数字媒体的流行,互联网让消费者有了更大的权力。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他们对公司和产品的看法,所有的在线商店也都有评论功能。这样一来,无数的消费者都能看到这些评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首先,人们使用的媒体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人看报纸和电视上的广告,现在的人更喜欢网上的论坛和博客,也就是说线上的评价会被更多人看到。

因此,企业根本没办法控制产品的形象。不论广告把产品说得多么完美,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查到人们对它的真实看法。这些评价不论是好是坏,公司都只能当旁观者,无力改变。
另外,相比传统广告,大家更愿意相信来自用户的评价。毕竟顾客对同一个产品的要求基本类似,因此别人的观点也更值得参考。举个例子,就算一种洗发水广告说可以100%去头屑,也比不上网上消费者的好评更可信。
2.让产品成功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它做好
你有没有试过买到蹩脚货呢?在以前这种事儿并不少见,公司一边卖着粗制滥造的产品,一边却用营销打造良好的产品形象,你一个消费者就算知道实情也没辙。
可是换做今天,口碑总是能揭露真相,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使用产品的经历写得一清二楚,东西质量好坏一目了然。面对这些亲身测试,虚假的产品形象立马暴露无遗。比如,汽车公司可能会花重金打造一个奢华的广告,说一款新车既漂亮又高雅,然而如果消费者觉得它又丑又笨重,这种看法就会在网上铺天盖地,也没人会相信商家的说法了。

此外,网上的真实测评还能惩罚那些以次充好的产品。就拿Act!公司的一款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来说,这个软件包原本口碑不错,公司决定推出一个很贵的升级包。然而,由于产品质量太差,失望的用户纷纷在网上发表负面评价,光在亚马逊上就有125条差评,彻底让升级包卖不出去了。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现象是好事儿,意味着公司只能卖好产品,提供好服务,否则就没钱赚。而对于公司来说,这也有好处,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以美国爱荷华州费尔菲德的一家小型电话会议服务公司为例,他们把所有的广告经费都用到了客服上,给每位客户提供尽量好的服务,尽可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结果呢?网上的好评一个接一个,好口碑的广告效应可比传统广告有用多了,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客户。
3.互联网上的差评抹不掉,因此要积极回应
想象一下,假如你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卖电子产品的网店。有个顾客买的东西出了质量问题,于是就打电话给客服投诉,结果却被告知是他自己使用不当。顾客气急败坏,在网上写了一大段差评。
这就麻烦了,因为这条差评删不掉,看过的人也忘不了,你的店和产品就这样被消费者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那该怎样处理才能避免留下这样的黑历史呢?当然,公司难免都会犯错,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完全不出问题,关键是出了问题如何解决。

面对差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表现得善解人意:给顾客陪个不是,问问他为什么不满意,然后尽量把问题解决。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顾客买到次品当然不开心,这时候你可以给他换个新的,或者是送他一张店里的购物券,这样他心里应该就好受多了。
另外,你作为商家也可以参与到网上的讨论中,因为故事总有两面性,全凭消费者的一面之词难免不公平。所以你也可以解释一下原因,可能就会让顾客觉得你有弥补错误的诚意。就算当事人不相信你,至少别人也能看到你在尽力解决问题,也算是留下个好印象了。
4.在口碑营销的时代,诚信宣传才是硬道理
自从有了网络,它就成了各种谎言和骗局的温床,网上看到的东西大家一般也不会轻易相信。不过从某些方面来看,网络反而促进了诚信,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之前说过,顾客的口碑总能让人了解真实的产品,所以公司不可能再抱着侥幸心理欺骗消费者。举个例子,如果有公司要发布一款新手机,宣传的时候说它是市面上速度最快最耐用的手机,但却空口无凭。那么手机一旦上市,各种各样的测评就会在网上出现,假如货不对板,公司就只能自己打脸了。也就是说,企业做广告一定要良心。

不仅如此,人们对传统的营销也越来越不信任。原因很简单,既然公司的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掏钱,又怎么能相信他们会展现产品实实在在的一面呢?事实上,广告中的夸张性用语越多,人们的这种不信任感就越强烈,比如说“这款汽车绝对可靠”或者“这部电脑坏不了”之类的话,到头来都被证明是骗人的。
消费者的疑心日益加重,意味着商家在做广告的时候,诚信尤为重要。只有诚信才能让顾客满意,而满意的客户就是公司最好的广告。那具体怎么做呢?
在宣传产品的时候,必须要跟消费者的期望值相符,还要符合产品通过口碑获得的信誉。我们回到之前汽车公司的例子,车子明明很丑,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偏说它很高雅,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让消费者怎么相信?其实,公司可以把车说成“不中看却中用”,甚至可以拿它的外观开开玩笑。这样一来,顾客可能就会对他们的诚实大加赞赏,也更有可能对车的性能感兴趣。
5.公司应该用优质的客服来减轻坏口碑的影响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产品出问题打电话给客服,结果客服要么非常不耐烦,要么说半天也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是说顾客是上帝吗?怎么客服这么不待见他们的上帝呢?
这是因为许多公司都把客服当成是不得已而设置的岗位,觉得客服不会带来什么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司往往都选择把客服工作外包,省得自己烦心。
但在今天,这种观念就大错特错了,公司要是嫌麻烦把客服工作交给别人,就相当于失去了控制权。还记得我们之前说过的那家电话会议服务公司吗?他们放弃了传统的广告宣传,而是选择用优质的客服来让顾客帮他们做广告。相反,如果客服做得不好,顾客给出的全是负面评价,最终会让公司付出惨重的代价。要知道,网上的差评就像是洗不掉的黑点,造成的影响也没法消除。

这听起来挺严重对吧?然而却很少有公司会考虑到差评带来的损失。就拿酒店来说,如果因为客服太差,客人住了一次就再也不来了,回去还告诉亲朋好友也不要去住,这样的损失可是不可估量的。要是真能把全部的损失计算出来,估计公司会大吃一惊,再也不敢对客服掉以轻心了。
难道收到差评的公司就只能从此一生黑了吗?其实还有救,减轻坏口碑影响的唯一办法就是优质的客服。假如刚才例子中的酒店能亲切耐心地聆听和解决客人的投诉,或者再提供一些优惠券作为弥补,相信不少人都会选择原谅。就这么简单,好客服会把差评转为中评,甚至是好评,酒店也就保住了不少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