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营销是做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刷微博看到了抖音今天发布的一组跨界品牌海报,美好生活系列,金句,“美好生活就是去闯、去爱、去吃、去努力、去见证...美好生活,有我来帮你记录”。

新媒体营销是做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新媒体营销是做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新媒体营销是做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新媒体营销是做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

 

顺手一转,引发思考。

这两年接触的产品无数,他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指向,在如今文艺复兴,转型变革,消费升级,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产品所传达的理念的确都是和美好生活息息相关,具体体现在“真,善,美”三个字,技术进步之真,艺术设计之美,善待每一个消费者。

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具备“未来感”产品集群式诞生,在任何一个经济时代,产品的作用都是为人类美好生活添上添花,为用户价值最大化发力,用户时代也确实已经到来,产品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服务。

科技和情感并存,是我的另一大体验。

科技是冰冷的,情感是有温度的,赋予产品情感力量,ip化,拉近关系,和用户玩成一片,随时随地的,无时不刻的,传递情怀,彰显情感,经营好和用户之间的“情感关系”,正是新媒体营销的使命和义务。

江小白,杜蕾斯,大米,无一不是这种路径。

在工业营销时代,我认为做营销是更简单的事情,有钱砸广告就行。但是人们的品牌选择不多,买空调就买格力,喝啤酒就选青岛,这些广告在电视大宝天天见,自然而然像密码一样植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想买东西时,早已形成行动暗示,只需要迈开腿,掏钱包,去附近商场购买,企业只需要专注做好产品,广告和渠道。

现在的新媒体营销时代呢?其实营销更难了。因为产品生产严重过剩,任何一个领域都是竞争林立,选择太多,所以大家都要聚焦要细分垂直领域,要唤醒用户更多潜在需求。此时,对于企业而言,定位,策划,内容,广告,渠道,售后都非常重要。

对于用户而言,我们买东西,喜欢看朋友推荐,看测评,看大v网红推荐,看用户评论,然后去搜索,接着在网络下单购买,使用后要评论和推荐,于是促进新的用户购买,这个路径,广告和渠道变得隐形,更多的用户在发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传统企业觉得转型难的问题,因为代理商挤压库存卖不出去,产品生产了做了广告卖不出去,因为消费者购买路径和传统工业营销路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难在思维的转型,难在自我的革命,难在行动的困惑。

我们做新媒体营销内容,我始终认为应该坚持两个原则,第1是品牌的定位,有没有个性,差异化,让用户降低选择成本,第2是如何让用户喜欢你,信任你。

我们不仅要满足的是物质需求,更多是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的需求,需求只是购买的基础,信任和情感才是决定成交的关键因素。

所以,企业新媒体营销需要做的核心事情就是直接链接用户,定位好品牌个性,抓住用户的痛点和需求,和用户建立信任和情感,真正从以产品为中心,改变到以用户为中心。

周末读书,看到一个很经典的案例,有所触动。

世界上最著名的玩具公司乐高,三代家族企业,已然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商业传奇。

他们曾历经了一次企业战略危机,当时销量低落到了谷底,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型,于是高层紧急互动,开始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谁才是乐高的客户?乐高到底能为客户提供什么贡献?

他们认识到,只有发挥自己的擅长,为合适的客户做贡献,才能制定出合适的战略,重新复活。

谁才是你的客户群,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应该如何实现?这是非常经典的企业战略三问,如同物业保安问:你是谁,你哪里来的,你要去哪里?我在很多实战项目中,发现大部分企业对这三个问题理解的并不深刻,所以战略不清晰,营销方面没有方向。

最终,乐高的结论是,他们的核心客户是“5-9岁的喜欢积木的儿童”,过去,他们错误的认为,电子游戏会取代积木游戏,喜欢玩电子游戏和喜欢玩积木的孩子,他们认为这两者是对立的,所以想争取不喜欢玩积木玩具的孩子,扩大用户基数。

实际上,一个孩子,在某个年龄段,都会喜欢玩积木玩具,喜欢玩电子游戏的孩子也会喜欢玩积木玩具,他们可以相互补充融合,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积木玩具也喜欢电子游戏。

只有正确的理解了消费者,理解了市场,理解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才能找到自己的核心,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真相往往深藏在历史的河底,只有复原了真相,才能触及事物的本质。

留言,说说本文对你的启发?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