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业务员,自认勤勤恳恳,邮件发得快又多,可客户却难为所动,或者干脆石沉大海......
为什么呢?
因为量不等于质,如果是车轱辘的“废话”,不过平添客户厌烦而已。
但有用的“金句”,却是可以一击即中的,来看看米友@JaneZ的实践吧!
从晒单本身角度来讲,我这个小单实在不值得一晒。
但如果从这个成单的时间点和背后的逻辑来讲,我特别想大大方方地晒出来,并正式表白米课。
(虽说我目前只是冰大的学员,但今天这个晒单是源于汪晟4月底公开课的金句)。
我不是个勤奋的业务员,而且属于冰大口中那80%垫底的、人到中年还在招聘网站上找工作的那种。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没有积累到人脉,没有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没钱、没客户、没业绩。
有的只是不断增长的年龄和曾经一成不变的所谓开发客户的经验。
我自己有时都不得不感慨,我能在不断沉浮的外贸圈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
19年8月份正式入职目前这家做密封胶的工厂,工厂成立于16年,比手工作坊的规模稍大一些。
优势是有一位在密封胶行业从事技术工作将近20年的工程师,而且之前基本是在行业内排名靠前的品牌工厂工作。
所以产品质量相对可靠稳定,性价比较高,但缺点是产品过于单一。
我的前任据说是从新西兰留学回来的,他是厂里的第一任外贸业务,开通了阿里国际站并购买了金品诚企。
我接手时前任已经待了7个月但一直没有开单。说实话,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手的。
一是在这之前,我已经接触米课有一段时间了,知道现在阿里的效果是越来越差,独立站和社交平台营销推广才是出路;
二是感觉留学回来的人都很厉害,那么厉害的人都没有出过单,我对自己也没信心。
但因为底薪还可以,像我们这种三四线小城,本来机会也不多,就考虑尝试一下。
接手后第一个月的工作基本就是在阿里上传产品,整理制作产品资料,学习产品知识等,这些都暂时按下不表。
在入职第30天时,从累积的阿里客户群里捞出一个客户,下了一个样品单,当时充分利用了所学的冰大思维。
工厂负责物流的小同事听说客户的美金到账了,直接跳了起来对我说你咋那么厉害啊。
虽说那个样品单还不到2千美金,但却是工厂真正意义上第一个外贸单。
老板甚至当即表态,所有人配合我完成那个订单的交付,不计成本。
我当时收到客户货款时也鸡冻得难以言表,私底下特别想在米课圈写个晒单炫耀一下来着......
10月份又收到另外一个客户的100美金快递费寄了样品,到12月份这个客户正式下了将近20万人民币的订单。
而这两个单子的成交基本运用的是毅冰思维(表白冰大,有时间详写赚积分)。
第一个样品单客户收到货后基本满意,也准备在年前下一个大点的单子。
但因为想要定制包装,反反复复的,年前没能把单子定下来。
本想着20年对于我来说会是个转折,但突出其来的疫情一棒把我打回了原形。
二月份之前寄过样品的客户还在询问什么时候上班,到三月份工厂开工时,我再联系客户,就基本石沉大海了。
3月15号我正式上班,又陆续联系了一波客户,除了偶尔一两个回复说处于封禁不上班的状态外,没有一点其他信息。
我只好把工作重心转向学习冰大的课和在阿里后台整理发布产品。
4月底的一天,老板竟然说公司准备开通1688,叫我去负责打理1688平台......
超级无语,没订单的日子都不被人尊重。唉!
4月份又试着给几个重点客户联系了一番,智利客户(晒单的这个客户)回复说当时生产活动减半,但会在近期下一个Test Order.
然后,我就回复表示了感谢,并表达了做好test order的信心,然后就傻傻地开始等客户下单。
结果一周过去,两周过去,还是没有消息。
一边焦急地等,一边又怕催得客户烦,毕竟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被困在家里。
直到那天挤进汪晟的直播课,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了洛杉矶凌晨4点窝在车里进行直播的汪大。
有魅力的男人真帅!
汪老师跟冰大的风格不太一致,冰大是娓娓道来解析思维、实站操作讲解型。
汪老师的风格更加跳脱,看似无形却处处是华点。
因为他所见所听的一切都可能被他信手拈来,加以改造利用变成自己的东西。
真是个神奇的导师!
我把当晚公开课的每一句金句都截屏保存了下来。
第二天,尝试着套用前一晚学到的例句,再根据实际情况稍做调整给客户发了一封邮件:
标题直接就是邮件核心内容:
因为这个客户已经跟进了将近半年,之前讨论过很多细节,但一直没有明确的采购需求,预期还会有细节要谈。
结合Google查询了解到的当地疫情管制措施,我给了客户半个多月的时间做准备。
邮件发出后,通过邮件跟踪系统,发现几天后才被客户查看,后面几天,又有多次查看相关邮件。
说明客户那段时间应该没有正常上班,但看到我的邮件后,对我的Offer应该是有所触动。
我按捺住心情,静静关注着他查看邮件的情况,默默等待着他的回复。
但直到5月7号,客户还只是处于有查看我们之间过往邮件,没有进一步行动的状态。
我转发了前面那封邮件借以提醒他。
果然,客户当天就给了回复,并明确了采购需求。
接下来的经过一周的细节商讨,15号,货款正式到账。
作为试订单,我相信这是个良好的开始。
总结这个订单,汪晟的金句和思维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也是这个订单的破冰关键。
而同时也符合冰大思维,冰大说跟单要言之有物,不能为了跟单而跟单,一味地催,净说些没有营养的话。
而我过去多年的工作经验就是一板一眼枯燥乏味地问客户:
您的订单什么时候能下啊?您的样品收到了吗?您有什么问题吗?......
换位思考,我收到这样的邮件也是懒得回复的,但作为业务的我,的的确确那样问了客户很多年。
向那些收到我“骚扰性”跟单邮件的客户郑重道歉。
米课如一片汪洋大海,蕴藏了无限的宝藏,等待我们每一位学员去开发利用。
我只是接触了冰山一角,就已经受益非浅。
愿每一位像我一样曾迷茫而混沌的外贸业务员都能因为米课而改变,成就更好的自己。
-写有价值的邮件-
无用的话说一百遍也不会变成有用,而有价值的信息,传达一遍足矣~
所以,跟单的外贸人注意了,与其不停地发追问邮件,不如去积累几句真正有意义的“金句”。
当然,金句的核心还是思维,多用才能get到其中的奥义。
愿大家尽早摸清底层逻辑,从容应万变,多多拿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