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外贸业务,拼的是人脉和经验。小白想要超越大佬,没几年人脉积累,经验堆叠,简直是难如登天。
但米友@Susan的外贸江湖招到的一位毕业生却与众不同。
入外贸仅两年,收入就成为同学了中的top1,结婚生子买房买车,从此走向人生巅峰。
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小白进阶史了,她是怎么做到的?一起来看看~
作者 |Susan的外贸江湖来源 | 米课圈
团队业务C,实习期就在我们公司,完完全全的应届毕业生,新手业务。
谁也不曾想到,从第二年开始,她的业绩蹭蹭往上飘,培养了一个公司TO3的大客户,以及多个优质OEM客户和品牌客户,成为部门业绩第一。
她的收入也成了公司同龄人中最高,应该也是她同学中最高,凭自己的能力,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工作生活两不误。
她的客户满意度也是部门第一,她销售的产品客单价都比其他人高,可客户却心甘情愿买她的单,对她的服务赞不绝口。
哪怕之后知道她的价格略高,依然找她合作其他项目。
她生日,结婚,生子都有不同国家的客户送礼物,有来自欧洲的香水,韩国的化妆品,香港的美食等等,惹得其他团队小伙伴一阵羡慕。
她的经历,被老板当成招揽新人必讲的一个故事,是团队的榜样,大家学习的对象。
关键是,团队成员对她是真心的折服。她休产假期间,就有同事主动帮她承担工作。
她比我早来这家公司一年,我在公司做管理的这两年,看着她一步步成长,一步步成为topsales,内心非常欣慰。
她也是我做业务这么多年以来,见到过成长最快的一个新人。今天写写她的故事,希望对新人有所启发。
C有最大的一个特点,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脸皮厚。她跟进客户,对接工厂的时候,出了错,不会觉得丢脸,不会有太大的心里负担。
她做错了事,挨了批,稍微总结一下,她会把这个错误忘记,依然斗志昂扬。
作为新人,一开始难免对客户的需求不明确,不太懂产品知识,沟通有些纰漏,让工厂其他部门抱怨。
有些业务的情绪就会因此受到干扰,不去碰雷区了。她不会,她还是照做,边做边改。
客户订单出了问题,她认罚,但照接,不怕。有些老赖客户拖延付款,她可以一直打电话,或者上门要账,不怕拒绝。
C的执行力很强,她一天可以处理很多事情,每件事都是高效解决,工作时异常专注,她这个年龄中很少有人能有这样的状态。
她的有些客户,因公司业务调整给到了其他部门的同事去跟进了,但客户体验过她的节奏之后,已适应不了其他人的节奏,常嚷嚷要换回,愿被她宠着。
C善良认真,刚进公司的第一年,她只是做别人的跟单,收入很低,但她依然认认真真把事情做好。
不管其他同事吩咐她做什么,她都踏踏实实去做,按照她的话来说,她享受有事做,最怕闲下来,天生劳碌命。
她会把别人对她的一点点好,扩散,忘记别人的不好,所以她几乎从不抱怨,不吐槽,不计较付出和得失。
每次去香港,去韩国,她都成了别人的免费代购。她的英语很好,其他人有翻译需求都来找她,她也从不拒绝。
C非常勤奋,可以说是部门最努力的一个人,我布置的任务只有她会不打折扣,100%去完成,客户的事情,她最为上心。
有次跟她一同去泰国出差,我睡了一觉,两三点了,她还在给客户做资料,白天照常要去走市场。
她的真诚,坦率,高效率,着实赢得了不少客户的喜欢。
与优质客户建立起朋友关系,是我来到这家公司的教团队成员的第一堂课。C是贯彻得最彻底的一个业务。
带着团队一起,走近客户的内心,成为他们的好朋友,这是外贸业务带给我们的一大温暖和动力。
对《安家》有一句台词印象非常深刻,我要安顿好每一个走向我们的人。
我们看着一个个客户从起步到壮大,一步步成长起来,满满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在这个旅途中,也是一次次见证我们自己的成长。
其中印象尤为深刻的是C的一个韩国客户,现在成为了我们公司业绩排行前三的客户。
他从2017年10月份展会第一次接触到我们,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产品,他们的品牌也是当时才刚刚成立。
我在帮她梳理客户的同时,发现了这个客户,当时刚好确定第一个款式的订单,而这个款式是公司的旗舰款,很少有同行有这类产品。
看客户背景资料介绍,此客户才刚刚入耳机行业,又一个新品牌,一开始就上高端的产品。
依我以往的经验,要么是他们的品牌策略非常清晰,尤其是有细分领域的规划,要么就是不太懂行。
决策者是个音乐发烧友之类,带着一点产品情怀,试一试水。
当时她也不太清楚更多这个客户的背景,还没有被引导要怎么去挖掘客户的背景,怎么去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只停留在客服阶段。
我就想,刚好借这个机会,可以挖掘一下客户需求,同时也可以培养培养业务员。
等梳理完一系列客户资料,初步做了市场分析之后,我判断韩国市场有很大的潜力。于是带着这个业务去韩国走了一趟。
这也是我们的第一次出国出差,8天时间,拜访了十几个客户。
因为是第一次拜访,我们当时也不是很懂市场走访,也没有计划陌拜。
大多数客户都是先约好,规划好产品的,一个客户重复拜访,或者让客户带着我们走访当地市场。
其中还有一位客户是陌拜的,强行上门推销,最后成交的,得益于C的“厚脸皮”。
而与这个客户的故事也是从这次出差开始,彼此加深信任和了解,进入了深度合作。
这两年的时间内,从第一个款式合作开始,到合作了六个款式,每个款式他都能做成爆款,他们的品牌更是在当地的细分领域做出了知名度。
客户与我们更是成为了除生意之外,惺惺相惜的好朋友。
C当时对产品和业务也并不熟悉,她就有一股执着劲。
谈客户的时候,第一天,客户帮我们接风洗尘,带我们逛首尔的夜市,请我们吃饭喝酒。
第三天,说客户的另一款样板到了,约他来拿,又跟他一起去看球赛。第五天,找不到理由了,她就说无聊,不知道干嘛,把客户叫出去聚聚。
第七天,临走前一天,说老板特意嘱咐,请客户吃一顿饭,感谢他前几天的招待,也为我们践行.......
就这样,在那8天里,我们见了4次面,吃了4次饭,喝了4次酒,还一起看球赛,每一次都过得很开心。
短短几天,感情猛然升温,客户都开玩笑说,我们已经不是生意伙伴,也不是朋友,而是家人了,只有家人才会这么频繁地见面,频繁聚餐。
这个客户是一个有十年以上经验的采购老手,他做过外贸业务,也创过业,比我们年长很多。
他情商极高,与他相处很舒服,很放松,但他判断人的眼光也很精准,他不喜欢油嘴滑舌,虚架子。如果换成团队其他人对接,未必会有这样的效果。
他与C的对接很愉快,很顺畅,他早就判断C是一个新手,但他也看出来了C的认真、用心、真诚,他要给她机会让她做起来。
他的业务量已成了我们公司的大客户,却从不见我们老板,不像有些客户一样,一旦做到一定的量就要跟老板会面,争取更好的条件。
据他的意见,他要让服务他的业务,服务他的团队在公司有powerful。他之前做过外贸业务,知道外贸业务多么不容易。
之后,客户跟我们闲聊第一次见面的场景。
那是在一次展会上,最后一天快要结束收摊的时候,其他业务都放松了下来,三五成群在闲聊,看到长得像中国人的“客户”进摊位也不以为然。
他来到了我们摊位,是C接待了他,用不熟练的讲解给他介绍产品,那也是C的第一次展会,第一年做外贸。
最后说一句,C是个大美女,不知道颜值高的女生是不是也天生带好运,许是相由心生吧。
-专注,决定专业-
文中这个小姐姐的可以说是占尽了外贸业务员的天时地利人和。
不难看出,作者本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leader,果然是千里马与伯乐互相成就。
做业务,机遇、努力、情商、智商缺一不可,这个小姐姐的成功的背后,绝对离不开她超乎常人的专注和执行力。
做外贸,不能一味迷信“经验至上”,小白的春天,要靠自己去争取,保持专注,力争专业,这才是一个业务员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