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 金斌

编辑 / 屠雁飞

叙利亚阿勒颇,一辆老旧的货车飞驰着穿过地中海边的大片橄榄林,车身上油漆剥落,密布着弹孔和弹片的刮痕,所经之处,扬起一片尘土。

 

突然,车身被气流狠狠地冲撞了一下,一枚流弹在路边爆炸,碎片混着碎石猛扑而来。司机纳赛尔眼疾手快,猛打方向盘躲闪。车胎没爆,车身无碍,关键是棕榈绳包扎的货物还在。

 

好在距离大马士革机场已经不远,工厂的老板跟他提过,车里的货会被运到中国,那里有一个名叫巴塞尔的叙利亚商人正在等着收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年轻的纳赛尔并不想去当难民,有工作就意味着有希望。对于大洋彼岸的巴塞尔而言,也同样如此。

叙利亚阿勒颇古城战后废墟

跟着犹太人脚步来到中国

 

中国义乌,35岁的巴塞尔和他的中国妻子正在将新到的货物塞进仓库。这是一批阿勒颇的手工橄榄皂,在中国的淘宝店铺里,网络买家更喜欢称呼它为“叙利亚古皂”,因为它历史悠久,且工艺原始。

 

每一年的12月,刚榨取的橄榄油与提炼自海水的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并加入月桂油,制成皂液。之后,皂液被倒入长方形的皂池冷却晾干,凝结成翠绿的固体,然后用传统分割爬犁将橄榄皂切成大致均匀的小块,敲上由政府颁发的许可钢印。

 

皂块会被整齐地堆成垛,存放在当地特有的拱顶皂窖内风干,形成一致的硬度,这个时间通常长达10个月到3年,翠绿的皂面会转化成土黄色表皮,一块合格的古皂就算完成了。

中国江南的天气和巴塞尔的故乡截然不同,风干的古皂来到这里,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出油变质。

 

他需要把这些货物存放在一个特殊的仓库里,保证通风与干燥,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再启封,“打开时才会重现红酒一般的清香。”

 

这似乎是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他的淘宝店里,顾客会留言“闻到了法国南部的红酒香味”或者“能闻到地中海的季风”。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2011年内战爆发前,巴塞尔曾是叙利亚当地一家中国企业的员工,学会中文之后,只身一人来到上海。

 

上海这座东亚城市曾是犹太人的战争避难所,也是他们的创富之地。巴塞尔并不忌讳谈到以色列,他就是追随着文献中那些犹太人的脚步来到这里,“他们抢占戈兰高地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他们的生意头脑却让人印象深刻。”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把家安在上海,他的生意最终落在义乌,这个中国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吸引了许多叙利亚“淘金者”,巴塞尔在这里不会感到孤独。

 

叙利亚人的身份显然为他的淘宝店增加了不少的信誉分,“阿勒颇曾经遍地都是古皂工厂,战争让大部分工厂停产,但我知道从哪里可以弄到货,然后想办法把东西运出来。”

 

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背后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劫难与苦痛。

 

亲人在战火中死去

 

叙利亚素有“中东火药桶”之称,战火常年弥漫在这个国家的上空,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残酷的杀戮让这里的人们饱受苦难。为了躲避战火,很多人被迫放弃土地,背井离乡。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巴塞尔说,因为战争,在叙利亚的很多亲人离开阿勒颇,到其他城市去避难。“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愿意离开叙利亚,他们更愿意留在国内,除非家里人因为战争死了,他们无处可去,为了其他活着的人,才会想办法去其他国家避难。”

 

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物价飞涨,曾经可以买一家人一顿饭的钱,那时候只能买到一个鸡蛋和一小块三角奶酪。

 

巴塞尔的妹妹每次在深夜听到轰炸声,就会抱着年幼的孩子跑出楼房,跑到空旷的地方躲避。

 

很不幸,这座早在1988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化遗产的古城,在炸弹与空袭之下,遭到重创,巴塞尔的亲人也在轰炸中遇难。

 

因为时差原因,当巴塞尔接到母亲打来的越洋电话时,中国还是凌晨,他的母亲痛苦地告诉他,舅舅的儿子被一枚炸弹扔中,被炸身亡。这已经是他舅舅在战火中失去的第二个儿子。

 

“他挂下电话,什么话都没说,后来也没有再提起这个事。”巴塞尔的妻子说,她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打击,“他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种阴影当中。”

 

从国内开战之后,巴塞尔便一直居留中国,“他不是不想回去,那里有他的父母和亲人,他回去就不可避免卷入战争,他不愿意看到自己人打自己人。”

 

此后,父母去了45公里外的土耳其避难,让巴塞尔能够暂时安心做自己的小生意。

 

战场上的生意

 

曾经身处战火中心的阿勒颇,橄榄园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橄榄皂的产量随着下降,优质的古皂要么转移到法国生产,要么就是早早地被预订,巴塞尔这样的小商人想要获得稳定的货源,并不是那么容易。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哈扎姆一直是巴塞尔的古皂供货商,他在阿勒颇继承了一个家族制皂厂,雇佣了二十几个工人,“战前,据说他的工厂每年都会有数万美元的利润。”

 

战争期间,阿勒颇很多工厂都停了,有钱的老板跑去土耳其避难,迫于生计的哈扎姆是难得几个还在断断续续生产的。但是,要去哈扎姆的工厂,往往需要穿越阿勒颇的战火。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巴塞尔曾经的采购员早就跑了,重担就落到了叙利亚国内的兄弟身上,只要城里的战斗稍微平息,那个年轻人就会抓住机会去看货,“很多次遇到巷战,只能躲在角落里,或者趴在地上装死,他们渐渐习惯了这种生活。”

 

即便如此,国内的亲人每次去进货,巴塞尔和妻子心里还是会担心,尤其是从阿勒颇运到机场或者港口的路上,时常会遭遇炸弹袭击。

 

后来,阿勒颇的机场关闭,只能从阿勒颇运去大马士革,这一路本来没几天的路程,最多的一次走了一个月,“好几天没有信息,以为出事了,最后联系上才得知大马士革边界打得太厉害,运货的队伍走不了,停在那里了。”巴塞尔的妻子说。

 

最紧张的一次是去年四月份,厂家突然通知巴塞尔的家人,有多少货就运走多少,而且马上要运,因为美国要打叙利亚了。

 

“第二天美国真的袭击了我们。”巴塞尔谈到这里,却显得异常轻松,他说,对美国的袭击,叙利亚人一点都不惧怕,当时阿勒颇甚至还在举行一场足球比赛。巴塞尔的妻子当时看了亲人从叙利亚发来的球赛视频,“一点都看不出他们正在遭遇战争的袭击。”

 

淘宝上一年卖出一万多块古皂

 

巴塞尔的妻子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11年自己第一次接触古皂时的情景。当时她和巴塞尔结婚不久,也是巴塞尔至今最后一次回叙利亚。

 

“他从国内带回来三块古皂,拿在手里犹豫不决,说到底是送给姐姐还是送给外婆啊,我看了一眼,长得很像我们以前的老肥皂,我都很嫌弃,三块老肥皂而已,竟然还想不好送给谁。”后来每次有叙利亚的朋友来中国,都会带古皂来,她才知道当地人都是作为礼物的。

 

事实上,手工橄榄皂在阿拉伯世界都算小众,更别提在中国。当时准备跟巴塞尔在淘宝上卖叙利亚古皂时,很多朋友都说她疯了。

 

如今,两人的淘宝店“巴塞尔叙利亚古皂坊”一年能够卖出去一万多块古皂,战时哈扎姆那个制皂工厂许多员工几乎都靠着他的订单度过难关。

 

不仅如此,巴塞尔在叙利亚的亲人,也因为古皂生意而在战乱时,能够维持日常的生活,哪怕是后来前往土耳其避难,也不至于沦为难民,而能做到衣食无忧。

 

本周精选丨逃离战火纷飞的中东,他在淘宝卖叙利亚古皂

巴塞尔在叙利亚的亲人在庄园采收水果

随着叙利亚国内局势开始逐渐稳定,越来越多的古皂厂老板回到阿勒颇,整修工厂,恢复生产。货车司机纳赛尔又要忙一阵了,巴塞尔的淘宝店刚刚又预订一批货,下个月就要运往中国,不出意外,当地工厂老板依然会把运输任务交给纳赛尔。

 

巴塞尔的父母已经重新回到阿勒颇的高中,他们分别教授物理和化学,教育依然是战后叙利亚重建的关键。

 

不过,巴塞尔的妻子还是不敢跟着丈夫回去,“在和平的中国生活久了,不敢去战乱的地方。”

其实,对于巴塞尔来说何尝不是如此。战争爆发时,淘宝曾是他的避难所,让他和亲人衣食无忧,战争结束了,他和妻子的淘宝店卸下了供养家族的重担,总算能够回归一份简单的事业。

(0)

相关推荐